寧陽推進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改造提升
寧陽推進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改造提升——
孔大夫的“老三樣”升級了
□本報記者 王洪濤 劉 濤
本報通訊員 毛新汶 孟凡雷
孔新民在寧陽縣堽城鎮大孔村行醫已經30余年。以前,他給村民診病時最常用的就是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號稱“老三樣”。“老三樣”好用,但在復雜病情面前時常不靈。
前不久,寧陽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現場會召開,在全縣掀起了村級衛生室標準化改造的序幕。孔新民借這股東風,升級了自己的裝備,曾經的“老三樣”變成了壁掛式全科診斷儀、心電圖機、吸痰器、血糖儀“新四樣”,一座現代化診療室就此落成。
據了解,寧陽計劃兩年完成530個村衛生室的標準化改造升級和新建14個村衛生室的建設任務,消除村衛生室空白點,打造“15分鐘就醫圈”。
在伏山鎮東代村,這里的村衛生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衛生室醫生續丙立說,現在條件好了,曾經的矮瓦房變成了小洋樓,裝上了暖氣、空調,還換上了新的病床、座椅,配備了藥品陰涼柜等設施,就連服務項目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今年59歲的王新喜是東代村村民,身患頸椎病的他,過去做理療都要往鎮衛生院、縣醫院跑。“現在我在家門口就能做針灸、按摩,實在太方便了。”他說。
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不只是硬件的提檔升級,還有軟件的提質增效。今年5月,寧陽縣2023年首期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該縣衛健局、縣第一人民醫院挑選了各個專業共30余名業務骨干現場為全縣鄉醫進行授課培訓。
“本次培訓以鄉村醫生實際需求為導向,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孔新民感受頗深。
目前,全縣已有329名鄉村醫生考取執業證書,初步形成以執業醫師為主體、全科專業為特色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
為了留住人才,寧陽探索鄉村醫生兼職兼薪渠道和職業化發展路徑,落實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政策,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探索人才優選機制,在每年編制招考中,預留部分崗位實行定向招考,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可定向考取鄉鎮衛生院崗位。
此外,寧陽縣鄉醫療機構每年選派300余名業務骨干,到村衛生室任職“第一村醫”,開展逐級下沉“造血式幫扶”,同時做好村民的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傳幫帶”,帶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實現整體提升。
“我們通過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不斷下沉醫療資源,激活基層衛生健康保障神經末梢,打通醫療服務‘最后一米’。”縣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裴保華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