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單筆捐贈1.8億元!山東農大獲建校以來最大一筆捐贈
“山東農大和綠霸的深厚情誼一定會源遠流長,愈久彌香。”在為母校捐款后,綠霸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山東農業大學杰出校友趙焱這樣說道。近日,趙焱為母校捐贈的企業股票經過二級市場變現,實現了1.8億元資金到賬,這是山東農業大學建校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捐贈,將對學校學科發展尤其是植保學院的建設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趙焱(右)與恩師慕立義的合影。
考入大學遇恩師
趙焱出生于1957年,還沒讀完高中,他便被安排到公社學習,靠著勤奮踏實和聰明能干,兩三年時間就成了公社最年輕的磚瓦窯廠副廠長。1977年10月,我國正式恢復高考制度,在高中時期就成績優異的趙焱重新開啟了日思夜盼的升學之路。
這是個人命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國家正式公布恢復高考到組織學生進場考試,中間只有40多天,趙焱很快投入到備考中。白天工作,晚上復習,他靠著一股韌勁和毅力成功過線,被山東農學院(今山東農業大學)錄取,學習植物保護專業。進入大學校園后,趙焱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班里擔任學習委員,用心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大三時,趙焱開始跟隨慕立義教授實習。慕立義負責教植物化學保護課,也就是后來的農藥方向專業。一個春天的晚上,慕立義詢問趙焱“畢業實習時選擇什么項目”,趙焱表示自己還沒有確定。于是,慕立義便建議趙焱跟著他做菜青蟲的抗藥性研究。就這樣,趙焱跟著慕立義踏上了科學研究之路。
幾個月的畢業實習時間里,慕立義帶著趙焱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讓他看到了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力量。慕立義開闊的思路和對農藥前景的分析,讓趙焱堅定了以后要研究農藥的決心。
辭去公職創“綠霸”
畢業后,趙焱被分配到山東省農藥研究所工作,在農藥研究所工作的16年里,他所積累的專業知識以及在農藥生產廠的管理經驗,為他之后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7年11月,趙焱提出辭職,并在同年12月,租賃了一個小廠,開始了實業興邦之路。
趙焱從做農藥制劑開始,陸續建成了多個標準化工廠。他創建的“綠霸”逐漸成長為一家以吡啶全產業鏈和滅生性除草劑為特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農化企業集團,形成了從吡啶—吡啶類中間體—農藥原藥—農藥制劑的全產業生產鏈,產品覆蓋全國,并出口到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先正達、拜耳、安道麥等眾多跨國公司的供應商。
2002年,“綠霸”已在國內有了知名度,趙焱也有了一定資金積累,便找到慕立義,想報答老師的恩情。這時,慕立義建議趙焱把錢用在濟困助學方面,幫助那些學習刻苦但家境貧寒的有志青年。同年12月,由慕立義發起、趙焱出資的“慕·趙”獎學金設立。
回報母校傳佳話
在第一屆“慕·趙”獎學金頒獎儀式上,趙焱動情地說:“作為山東農大的學生,總想對母校有所報答。”自此,每年到了頒發該獎學金的時候,只要能擠得出時間,趙焱就會來到學校,與慕立義教授一起為青年學生頒發獎學金。2021年4月,九旬高齡的慕立義教授辭世,但“慕·趙”獎學金依然照常頒發。“如果可能,我想一直頒發下去。”趙焱說。
后來,為了更好地支持山東農大和植保學院發展,趙焱向農大捐贈了一家知名企業的股份。2022年,學校將股份全部賣出,實際到賬1.8億元資金,加上歷年的分紅盈余,已經積攢了1.85億元。趙焱和學校商議,將該筆資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建設高標準的植保學院大樓,改善師生的學習和科研條件,一部分用于支持獎學金的永續,以作為趙焱對恩師慕立義的最好紀念。
今年,“慕·趙”獎學金頒發制度開始進行改革,未來學校將大幅度提高獎勵金額,爭取培養出更多優秀學生。獎學金評選由以獎勵為核心,優化為“引導、培育、獎勵”三步走策略,由原來的輸入型獎勵改為輸出型獎勵,引導學生關注“三農”,勇于實踐,敢于奉獻,這也是趙焱傳遞給學生的寶貴人生經驗。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麗寧 通訊員 翟榮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