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田疇展開全新篇章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盛夏,泰汶大地處處是百姓安居樂業、人間炊煙不斷的美好景象。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之機,砥礪奮進,腳步鏗鏘,久久為功,鄉村振興工作全面起勢、持續突破,鄉村感召力、凝聚力顯著提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高。
奮斗不怠,成果豐碩。7月10日至11日,全市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議召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提檔升級。眼下,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新時代鄉村畫卷正在次第展開。
黨建引領、跨村聯建
夯實振興之基
組織興,則鄉村興;組織強,則鄉村強。
抓黨建、強治理、促振興,我市持續筑牢基層戰斗堡壘,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等措施,實現集體增收、群眾致富。
位于寧陽縣北部、大汶河南岸的寧陽縣伏山鎮汶禹示范區,致力于打造寧陽的“北花園”。為厚植振興根基,寧陽縣伏山鎮汶禹示范區設立示范區聯合黨委,創新“支部聯建、產業聯營、人才聯育、治理聯抓”的“一體四聯”工作機制,統籌示范區資源,以組織振興帶動全面振興。“我們實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結對帶動工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12個,推進結對項目154個,實現互惠共建、共同發展。”寧陽縣伏山鎮鎮長肖文博欣喜地說,2022年,伏山鎮示范片區25個村累計收入993.6萬元、同比增長52.6%。

■岱岳區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巴富洛休閑農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司剛 攝
42個村成立8個聯合黨委,抱團發展設施農業,帶動各村集體年均增收20萬元……在東平縣梯門鎮,“跨村聯建”試點工作讓該鎮八大片區抱團發展。
“庫區移民、種植大戶、返鄉農民工通過承包大棚、資金入股、進棚務工等方式依棚生金,畝均收入在3萬到5萬元。”東平縣梯門鎮東瓦莊村黨支部書記王興寶說。“跨村聯建”試點工作為東平縣梯門鎮跨村聯建中心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22年,跨村聯建中心村東瓦莊村集體增收30萬元,西瓦莊村增收25萬元,范山村增收20萬元。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也是根本保證。2022年,我市開展“十百千”創建工程,通過10個鄉鎮龍頭帶動、100個村高端示范、1000名過硬支書紅旗引領,推進全市鎮村過硬黨支部建設。
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分類推進整體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行動,抓實“雙五十村”扶優培強,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示范帶動融合并進
蹚出振興之路
倉廩實而民心安,農業強則百業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新泰市宮里鎮的長興農業產業園內,農旅融合呈現出了新面貌。在這里,不僅有規模種養、加工銷售,還有休閑旅游和節慶活動。“產業園以柳下惠故里‘和文化’為主線,打造和融文化創意小鎮、康養小鎮等文旅產業載體。”園區工作人員孫慶祿介紹,園區積極配合節慶活動開展,傾力打造“農文旅醫養”等產業和融共生的田園綜合體。此外,園區形成的多功能板塊、多業態融合的良好態勢,有效拉長了產業鏈條。除了建有育苗溫室、連棟日光溫室,園區還發展有機果蔬種植基地,配套建設的葡萄酒與本酵素飲料加工、紅棗及水果制品加工等生產線,年產棗夾核桃、葡萄脆、蘋果脆等休閑食品5000噸。
產業的發展,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還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富了鄉親們的“錢袋子”。以示范片區建設為抓手,我市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堅持連片規劃發展,帶動形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典型示范、整體聯動”格局。新泰市天信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家級的肉鴨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山東省農業“新六產”示范主體、山東省智慧畜牧應用基地,該公司采取“龍頭企業代建、專業合作社共建”等形式建設養殖棚舍,通過合作共建、股份聯結兩種方式,帶領300余戶養殖戶實現年均增收3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人均增收4萬元。
我市堅持以工業化、鏈條式思維抓農業、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形成農工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農村經濟經營方式,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上半年,我市策劃項目56個、新簽約50個、新開工項目43個,160家規上食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7.8億元,增速5.6%。
以優勢特色產業為抓手
科技賦能,驅動振興之核
依托資源優勢,一批有特點、有亮點、成規模的特色產業逐步壯大,扮靚鄉村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吃上了“旅游飯”。
2022年,泰山區安家莊村集體收入超過3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萬元。如何挖掘村莊資源,由默默無聞的“落后村”發展為遠近聞名三產融合發展樣板村?安家莊村以“項目為王”,帶領村民奔向一條富民興村“快車道”。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安家莊村完善基礎設施,打造鄉村旅游、康養醫療、休閑度假三大板塊,探索成立了“強村公司”——安家莊興盛鄉村旅游有限公司,統籌休閑、游玩、餐飲、民宿一體化產業鏈條。目前,安心谷、鄉村振興黨員教育基地、新型建材研發總部、艾灸研學基地等多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打造產業發展“吸鐵石”,寧陽縣的山東巴夫綠色循環農業與生物產業示范園發揮人才優勢,引進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等專家團隊充實人才隊伍。目前,園區擁有發明專利25項,起草國家行業標準7項。園區還與山東農業大學、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培養應用型人才500人,形成了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的高效融合。
數字賦能激發產業活力,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金翅膀”。岱岳區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聚勝生物融合發展示范園集牡丹種植、研發、加工與銷售為一體。依托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6S級車間,園區深度開發牡丹肽粉、凝膠糖果等11個系列50余種產品,將原產品“吃干榨凈”,使農產品增值20倍以上,實現變廢為寶、節能減排。此外,產業園全力鋪設線上銷售渠道,產品線上銷售率達90%以上,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2022年,我市開展“百日攻堅開新篇”專項行動,組織“頭雁領航鄉村振興”大培訓。泰安鄉村振興學院年培訓學員2500余人,被確定為山東省委黨校調研基地、山東鄉村振興研究院分院。同時,我市創新實施“五鄉”行動,舉薦新鄉賢植鄉治理,回請名能人歸鄉興業,引進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選派第一書記駐鄉幫扶,遴選實用技術人才跨鄉服務;組建179人的科普專家庫,成立1.3萬人的農業科技志愿服務隊,建設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18家,實施產業服務項目137個。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新希望播種在沃野田疇,新動能孕育在美麗鄉村,如今,泰安市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正逢其時、恰逢其勢,昂揚激越的振興樂章在廣袤的泰汶大地上越奏越響。
(記者 張芮 馬曉藝 攝影 司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