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紅色場館聽先烈故事來黑龍江汲取精神滋養
在7月1日黨的生日這天,1.2萬人次走進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超1萬人次走進東北烈士紀念館,8200多人次參觀璦琿歷史陳列館,北大荒博物館、哈爾濱工運歷史展覽館、中東鐵路博物館、侵華日軍虎頭要塞博物館同樣客流不斷,一座座紅色場館、一個個紅色旅游景點成為人們在黑龍江省接受紅色精神洗禮的生動課堂。
奔赴一場紅色精神之旅
“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雖然參觀的游客眾多,但現場井然肅穆,只能聽到講解員的動情講解,許多參觀者眼中噙滿淚水,滿懷敬意地凝視著照片上懷抱稚子的抗日英雄趙一曼。
“這一刻讓我感觸很深,也愈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一位正在參觀的游客說,“趙一曼的事跡我很熟悉,但今天站在這里,卻更感觸動。通過參觀,我對東北抗聯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我們的先輩堅持流血犧牲到最后一刻,今天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在哈爾濱烈士陵園無名烈士雕塑廣場前,一群少先隊員整齊列隊齊聲高唱,歌聲穿透云霄。那一刻,一種自豪之情在所有拜謁者心中油然而生:“先輩們,你看,這盛世如你所愿!我們的下一代正在茁壯成長。”
在黑龍江省,紅色旅游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接受精神洗禮的實踐課堂。一件件鐫刻著歷史印跡的實物、圖片、資料,一個個濃縮著民族精神的紅色故事,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歷史見證,有著鼓舞人心的力量,在涵養民族精神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不斷推動黑龍江省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到處都是紅色“寶藏”
時間跨度長、分布范圍廣、資源類型多、文化底蘊厚、融合潛力大,發展紅色旅游,黑龍江省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在黑土地廣泛傳播,陳獨秀、李大釗、周恩來、劉少奇等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曾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
抗戰時期,黨領導人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事跡,形成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黑龍江省作為重要工業、農業和林業基地,為國家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形成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鑄就了黨在龍江大地的艱苦創業史。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在龍江大地遺留的眾多革命文物、遺址遺跡、名人故居、烈士陵園、紀念設施,以及反映英烈、模范事跡的紅色文藝作品等,共同構成了黑龍江省寶貴的紅色旅游資源。
為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讓紅色資源充分發揮精神富礦作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從戰略高度著眼、頂層規劃入手,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和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為紅色旅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牢固的發展根基。
“這里是新中國空軍的搖籃,馬拉飛機、打氣筒充氣、酒精代替航油等一個個世界空軍建設史上的奇跡在這里展現。”在東北老航校人民空軍起飛地展陳中心,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歷史場景展現在游客面前。
為銘記這些偉大歷史,黑龍江省以打造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重點,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景區服務水平,打造紅色旅游精品項目。東北老航校人民空軍起飛地展陳中心、東北抗聯密營遺址紀念館、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紅花嶺東北抗聯小鎮等紅色旅游景觀令人動容,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湯原博物館景區等不斷充實展陳。這些重點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完備,充分利用5G、VR/AR、數字語音、全景影像等科技手段,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讓人們受到精神洗禮。
“為講好中國故事,我們精心策劃了‘讓歷史活起來——講璦琿故事,傳紅色基因’網絡視頻系列活動。該活動通過‘云’講解與表演、觀展與觀劇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史’與‘藝’的沉浸式體驗,進一步深化人民群眾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現已推出《援馬抗日》《璦琿女師校歌》《快板說歷史》等系列原創作品,榮獲全國文化遺產傳播‘云講解’十佳項目,直接受眾近10萬人次,社會效益顯著。”璦琿歷史陳列館副館長張勇介紹,“針對中小學生,我們還專門設計了2項研學課程和7項研學體驗活動,讓青少年能夠在寓教于樂中了解紅色歷史、傳承紅色文化,增強愛國情懷。”
紅色旅游的發展,還帶動了產業,促進了就業。“巧嫂農家游示范戶工程”“溪水農家院一條街”等旅游扶貧項目,有計劃地引導本地村民從事農家樂、休閑農莊、品牌餐飲、鄉村酒店等方面的經營,使昔日“沉寂”的鄉村也被“激活”,真正實現美了鄉村、富了村民,成為當地經濟新的增長點。
向紅色旅游強省進軍
抓住發展機遇,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豐富旅游產品體系,研發精品線路,深化區域合作,近年來,黑龍江省整合旅游資源,從紅色旅游資源大省向強省邁進。立足于地理空間、文化脈絡、發展基礎,對接區域發展戰略,黑龍江省積極打造“一核,五區,十線,百點”的旅游發展格局。
“紅色資源是寶貴的,也是活著的、流動的、有呼吸的,需要不斷發掘利用,不斷賦予其時代內涵。發展紅色旅游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通過守正創新讓紅色資源煥發出勃勃生機。”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負責紅色旅游工作的相關人員表示,“有了好的規劃,未來,我們要執行好,在細節上下功夫,在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精神內涵上下功夫,把紅色故事講得更精彩。要利用科技手段,增添‘時尚’元素,用智能導覽、互動微游、趣味答題等新形式吸引年輕人主動探索發掘紅色文化和歷史。要改進傳播方式,不斷開發新的體驗項目和文創產品,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和收獲感,使紅色基因活化為可看、可聽、可參與的文化產品。預計到2030年,黑龍江省將全面完成15個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1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100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提質升級建設任務。全省紅色旅游年接待人數將突破1.2億人次,紅色旅游綜合收入可達到150億元。”
隨著暑期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黑龍江紅色場館,在紅色文化實景課堂汲取精神滋養,紅色旅游景點成為人們堅守初心使命、錘煉黨性、凝心鑄魂的重要場所。紅色旅游正在成為黑龍江旅游新潮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