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館積極探索創新之路
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在“紅領巾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啟一次儒家文化研學之旅;在文創禮品店中買一套“潮范兒”十足的孔子盲盒玩具;或者靜靜地聽上一場“孔子禮樂”演奏,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館,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讓游客深入了解孔子,了解儒家文化。
近年來,孔子博物館以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館藏文物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未來博物館發展方向。如今的孔子博物館,其功能已由單純的文物征集保存單位轉變為兼具文物展覽、社會教育、文化傳播等功能于一體的重要文化傳播機構。
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
孔子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家以闡釋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為核心的綜合性博物館,其館藏文物極為豐富,擁有各類藏品多達70余萬件。為了讓這些文物“活”起來,近年來,孔子博物館以科技賦能數字化展館建設,積極開展文物數字化活態傳承,為游客打造功能性更強、體驗感更好的數字化沉浸式游覽場景。
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介紹,近年來,孔子博物館通過引入先進數字科技,打造了一系列高科技數字化展覽展示項目,如在孔子博物館專題展廳,以全息互動體驗形式打造的孔子圣跡圖和孔子周游列國數字化體驗項目。同時,博物館內還專門打造了數字化“孔子六藝互動體驗廳”,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在此“邂逅”,觀眾可以在3D聲光電影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孔子博物館的眾多數字展示項目中,模仿微信界面設計的“夫子答問”互動游戲展廳是博物館人氣最旺的場所。正在全情投入玩問答游戲的李子豪對一旁的媽媽說:“這個游戲太好玩了,讓我再多玩一會吧。”李子豪的媽媽說,兒子不僅在互動問答中學習了知識,在和別的小朋友競答過程中也激發了他的求知欲,這個互動游戲環節的設置對于幫助孩子了解孔子、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太有用了。
“數字技術不僅增強了互動體驗,對于文物保護和讓觀眾近距離接觸文物同樣有著重要意義。”孔子博物館展陳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的館藏文物《商周十供》是孔子博物館的館藏重器,經常需要外出展覽,回來后通常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休整期才能再次展出。為了讓游客能夠在文物不在的情況下也可以欣賞到《商周十供》,我們推出了數字展陳,將《商周十供》用數字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游客不僅不會錯失欣賞文物的機會,還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對文物進行放大、旋轉,觀看文物的更多細節。”
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說,孔子博物館數字化展示項目可以極大增強觀眾的互動體驗感受,幫助觀眾更好探知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價值。
發揮博物館社教功能
社會教育活動和研學體驗課堂是孔子博物館近年來重點打造的項目。這些項目依托孔子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藏品,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內涵,通過積極開展針對青少年的博物館研學體驗活動,讓傳統文化走入校園、走進社區、走到廣大青少年群體中去。
“紅領巾講解員”是孔子博物館推出的一項特色研學品牌項目,它通過招募、選拔、培訓,讓青少年學生利用節假日在展廳向游客提供志愿講解服務,這不僅讓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了自信心,還讓中華禮儀和奉獻精神在實踐中得到踐行。
一名正在給游客講解文物故事的紅領巾講解員說:“我只要有時間就會來孔子博物館參加社教活動。在這里我既可以系統地學習傳統文化,還能近距離接觸博物館里的文物,同時我還能將我所學的知識傳遞給其他人,感覺很自豪。”
孔子博物館社教部主任楊孝瑜說,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所以孔子博物館在推出社教和文化研學活動時,十分注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他們立足“孔子課堂”品牌,推出了“六藝”“非遺”“科普”“勞動實踐”“孔博微社教”“儒家文化進社區、進學校”“紅領巾講解員”等活動,通過以做代學、寓教于樂、身臨其境的方式,最大程度激發青少年對孔子文化和儒學文化的興趣,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楊孝瑜說,孔子博物館高度重視儒家文化傳承發展,一直致力于拓展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推動儒家文化轉化落地。“以物教人”“以文化人”是博物館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孔子博物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不斷加強跨界合作,積極探索博物館研學旅行新模式,努力開發創新研學項目和產品,不僅擴大了博物館的文化影響力,也更好地服務了社會觀眾,讓博物館成為突破圈層的文化營養活水。
創新打造潮流文化IP
近年來,孔子博物館深入挖掘館藏文物的文化內涵,通過IP授權,聯合知名品牌企業共同開發文創產品。這些產品注重凸顯孔子博物館特色元素,融合創意設計和現代表達,展現出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讓文物藏品的活化利用達到了新高度。
自2019年以來,孔子博物館先后開發出“禮行天下”“詩禮傳家”“子曰”“春風花香斗新妝”“飛閣流丹古建”“孔博美食”等數十個系列共計200余款文創產品,其品類囊括了服飾、文具、美妝、食品、家居、潮玩、日用品等,讓優秀傳統文化創意元素在生活中得以呈現。
正在孔子博物館文創禮品商店選購商品的黑龍江游客胡穎說,這里的文創產品真是太豐富了,比如可愛的孔子卡通人偶盲盒和結合了山東當地文化特色的孔子石雕,還有各種實用的孔子主題文具產品。“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在這里我不僅看到了各種關于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文物,還看到了這么多的精品文創。下個月就是兒子生日,我會買幾件商品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希望他能夠通過這些禮物了解孔子與儒家文化。”
除了大力開發旅游文創產品,近年來,孔子博物館也在挖掘孔子禮樂文化、打造禮樂文化特色演出項目上下足功夫。楊金泉說,孔子博物館組建了“簫韶樂團”,主要圍繞《詩經》,利用出土文物研制出來的各種傳統樂器為游客進行演奏。此外,孔子博物館還專門成立了禮樂傳習所,旨在研究、傳播禮樂知識,將傳承數千年的禮樂文化推廣普及到社會各個領域。同時,孔子博物館也通過舉辦論壇、講座、培訓、快閃演出、互動體驗等活動,營造更加濃厚的禮樂文化風尚,打造年輕人喜歡的潮流文化IP。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