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提升旅游環境,推動泰安文旅二次創業、再創輝煌系列評論① 抓環境就是抓發展
□最泰安全媒體評論員
6月21日,全市文化旅游發展工作會議召開,明確提出以創新的頂層設計和串珠成鏈的機制辦法,促進全市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推動泰安文旅二次創業、再創輝煌。此前,我市出臺《全市旅游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部署進一步優化全市旅游發展環境、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工作。各級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堅定信心和決心,以優化提升旅游環境為切入點,強力推動泰安文旅二次創業、再創輝煌。
旅游環境是衡量一個旅游區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是旅游區重要的形象要素,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制勝法寶。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盡管受到高溫天氣影響,但泰安旅游仍舊呈現出“人氣旺、消費熱、秩序穩”的良好狀態。據不完全統計,端午3天假期全市20家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51.56萬人次,同比增長126.51%。這充分說明,泰安的旅游環境對游客有著一定的吸引力。但我們決不能因此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其他地方相比,與過去的風光相比,泰安文旅發展已經進入了徘徊不前的狀態,我們必須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全面吹響泰安文旅二次創業、再創輝煌的沖鋒號。
“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強也。”世界首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泰山,是我們最大最寶貴的硬核,泰城和各縣市區也不乏各具特色的景區景點,那我們的不足在哪里:在于串珠成鏈、山城聯動、全域融合、轉型升級不夠,在于整體接待水平不夠高、接待素質偏低的軟環境不夠好。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必須直面而且必須解決的。
文旅興、百業旺;文旅活、百姓富。市委、市政府將文旅融合作為六大重點任務之一,先后出臺多項措施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在又打出推動泰安文旅二次創業、再創輝煌的重拳,目的就是推動泰安文旅產業加快轉型升級,趕上時代發展潮流,真正成為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產業、特色名片產業,造福全市人民。各級各部門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回首2010年前后,我們發揮好泰山的龍頭帶動作用,建設了一批當時體量大、業態新、影響面廣、吸引力強的文旅項目,引領全市文旅發展走在全省前列。2012年6月18日《洛陽日報》署名洛平的文章《旅游軟環境,“突圍”硬支撐》這樣稱贊:“好客泰安”4個字,是泰山景區和泰安城里最清晰醒目的旅游標志。循著這4個字,四海游客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賓館、飯店和車站。這是我們曾經的榮光,也是我們重振雄風譜寫新篇的強大力量。
人心齊,泰山移。泰山自帶大流量,從不缺游客,只要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登高望遠、堅定信心,高點定位、頂層設計,堅持系統觀念和“有解思維”,上下一盤棋、彈好協奏曲,腳踏實地、拼搏實干,泰安文旅發展的新輝煌指日可待。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