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泰山索道機電人:行走云端 蓄力安全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6月的泰山,巍峨壯麗,群峰吐翠,云霧繚繞山間的日子開始變多,乘坐索道登山,如同騰云駕霧進入仙境。在支撐索道運行的支架上,桃花源索道站機電科科長付連師正帶著徒弟張琨認真檢查著設備運轉情況,守護著索道的安全。付連師的師傅于茂軍則在控制室內電腦前盯著監控察看索道運行情況和雷達實況,他們被稱為“行走在云端的安全衛士”,他們在云端的“舞姿”在泰山索道安全運營四十周年的唯美畫卷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寒來暑往,歲月流轉。從師傅、徒弟到徒孫,泰山索道三代機電人始終奮斗在一線,堅持技術創新、匠心傳承,始終把心放安全上,把安全放心里,為守護登山游客的安全揮灑汗水與青春,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開拓:在實踐中提升技能
于茂軍,泰山索道運營中心桃花源索道站分管機電的副站長,從1994年1月入職桃花源索道到現在,近30年的時間里,一直堅守在機電維修一線,用心、用情、用力踐行著對安全的擔當和責任。
1993年11月,桃花源索道開業運營。于茂軍參加泰山索道機電維修工人的社會招聘,憑著過硬的技術通過考試篩選,于第二年入職成為泰山索道的一名電工。“我高中畢業后,學過家電維修,后來又去當時的泰安水泵廠學電器維修干電工。”于茂軍回憶,當年考試除了專業理論知識,還有電氣焊、爬架子等實操考核,和他一批考入桃花源索道的有五個電工和五個鉗工。從水泵廠到泰山索道,對于茂軍來說,最大的變化便是機械自動化程度更高,要爬的架子也更多了。
入職于桃花源索道運營之初,于茂軍可以說是桃花源索道的老前輩,在同事眼中,他更是一個有天賦的機電人。由于有機電維修經驗,在當時機電科科長的帶領指導下,經過一系列知識培訓,很快便成了一名合格的索道機電維修工。
安全開關有多少個,各檢測點都有什么特點,哪里容易出現故障……為了當好一名合格的索道機電維修工,于茂軍拿著桃花源索道厚厚的圖紙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在一年的時間里,將索道運行的原理弄熟弄通弄懂,從一開始的索道出現故障需要人帶著才敢上手維修,到能獨挑大梁及時準確判斷故障點,他將桃花源索道圖紙印到了腦子里,并和同事一起,根據索道實際運營情況對索道機械設備進行優化提升。
近30年來,索道設備和技術在不斷更新,于茂軍也在不斷豐富自己,學習電氣自動化專業知識,確保索道安全運行。
傳承:科班人員助力安全運營
1998年,于茂軍開始了帶徒之旅,那一年的4月8日,付連師成了他的第一個徒弟。
從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的付連師,可以說是科班出身的專業機電人。從校園到泰山索道,初出茅廬的付連師對職業生涯充滿了期待。到桃花源索道報到第一天下午,付連師就跟著站里的維修工去參與5#支架的輪組更換工作。“當時主要是讓我去感受下氛圍,也就是在那一天,我感受到了團隊配合的重要性,機電工作是需要密切配合才能順利完成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付連師回憶,第一天,他學會了如何在檢修車里給在支架的維修師傅遞工具和如何安全綁輪子才能確保維修順利。

第一次帶徒弟的于茂軍,親手示范,為保證工作,不厭其煩爬上爬下,給付連師上的第一課便是安全教育,并特別交代付連師不懂的地方盡量別動,一定要保障自身安全。付連師說,在跟師傅學習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高壓停送電檢修,在斷開斷路器,分開隔離開關后,他沒有根據安全要求驗電便開始進行放電掛接接地線工作,被師傅訓了。“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當時我想已經斷開斷路器,分開隔離開關了,還要再驗一次電,太機械化了。后來在實踐中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不驗電視為有電,不掛牌警示為違章操作,才明白師傅的良苦用心。”付連師說。
索道設備檢查查什么,檢查的標準是什么,哪里出了故障怎么處理,有哪些安全的應急處置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于茂軍從不藏私,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一點點傳授給付連師,有外出學習鍛煉的機會也鼓勵他去。科班出身的付連師也從不自負,跟著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認真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至今付連師還保存著于茂軍當時給他用來學習的索道圖紙。

“這些年下來,感受最深的就是機電團隊合作很重要,要注意相互補位、配合,才能把設備檢查維護好。”付連師說,在他看來,索道設備雖然是鐵的,但也是有溫度的,只有用心感受設備溫度,該加油的加油,該緊固的緊固,該調整的調整,設備才能報以安全。
于茂軍和付連師是師徒,也是“戰友”,經常互相學習討論技術及安全管理上的問題,無論是檢修現場、控制室還是不同在現場的電話交流中,時常傳來兩人探討的聲音。“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互相交流、探討,工作好才能干好。”于茂軍說。
接力:嚴謹不變安全貫穿始終
2020年12月,付連師作為泰山索道運營中心北京冬奧會索道運營保障團隊的一員,到達位于北京延慶海坨山的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協助八達嶺索道技術運營團隊完成北京冬奧會索道服務保障。3個多月后,付連師返回泰安,見到了已在工作崗位等待他的徒弟張琨。
“張琨是2012年來的泰山索道,當時的機電培訓我去講課,對他印象比較深刻,他是先去了中天門索道站,2021年來的桃花源索道站。”付連師介紹,因為中天門索道和桃花源索道控制特點不同,所以張琨調到桃花源索道后,又開始了一段業務能力的學習。
付連師是張琨的第二個師傅,雖然帶張琨的時間不長,但在張琨看來,他的兩個師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嚴謹認真。而張琨跟著付連師學習的第一課同樣是安全。“中天門和桃花源環境不同,索道設備不同,操作注意事項也不同,要講解清楚,尤其是事關安全的事項要事無巨細交代明白。”付連師說。
付連師和張琨是師徒更是朋友,對他們來說教學的過程也是相互提高的過程。在帶徒弟的過程中,付連師將自己的師傅于茂軍教給他的經驗毫無保留地教授給了張琨。“每個人的知識架構不同,要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唯一不變的是一定要守好安全底線。張琨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未來在智慧索道建設上大有可為。”付連師說,他希望能夠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都傳給張琨,有機會也會讓張琨多出去學習,開闊思路眼界。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張琨說:“我們干機電的一定要有大局觀,雖然新人來了都會指定師傅帶,但每一個老師傅都是我們的老師,在工作中經常提醒幫助我們,每一個機電同事都是我的師傅,他們每一個的優點都值得我學習。我師爺自學了電氣自動化,師傅也在學習計算機,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忘我的奉獻精神激勵著我不斷充實提升自己,向黨員學習,向黨組織靠攏。”
今年是泰山索道安全運營四十周年,這是泰山索道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泰山索道運營中心正是還有很多像于茂軍、付連師、張琨這樣的師傅、徒弟、徒孫的“傳、幫、帶”,傳的是對“泰山索道,平安相伴”的安全理念孜孜不倦的追求,幫的是提升為安全保駕護航的能力和素養,帶的是對安全的敬畏和與安全同向而行的努力和奔跑。
正如安全一直在路上一樣,泰山索道機電工也一直秉承“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堅守在機電崗位一線,用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藝守護著乘客的安全,守護著這座美麗的大山,書寫著一個個匠心筑夢的索道故事,而這個故事,將會一直傳承下去。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