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國家,愛國教育是如何開展的?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26日首次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引起不少關注。
愛國教育是許多國家國民教育的重要部分。放眼世界,其他國家的愛國教育如何開展,有何特色?請看新華社記者從各地發回的報道——
法國:“沒有教育,共和國價值傳承無法保證”
“沒有教育,共和國價值傳承無法保證。”法國國民教育部網頁上這樣寫道。強調共和國價值的愛國教育是法國世俗教育的鮮明特色。
在法國學校教室張貼的教學海報上,國歌《馬賽曲》的歌詞與旋律片段是重要元素。1944年9月,巴黎從納粹德國占領解放不久,法國國民教育部就規定全國學校教唱《馬賽曲》,以慶祝解放及緬懷烈士。目前,學唱國歌是法國小學生的必修課。
此外,了解重要國家象征、認識國旗、了解國慶來歷等內容也被列入法國小學教學大綱。法國總統府還設計了專門網頁,用第二人稱輕松口吻向兒童介紹這些國家象征。
這是2022年7月14日在法國巴黎協和廣場的國慶閱兵式上拍攝的“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阿根廷:球衣上的國旗
對阿根廷民眾來說,最鮮明的國家象征之一無疑是阿根廷足球隊球衣。球衣的藍白條紋設計來自阿根廷國旗,每當阿根廷隊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佳績,阿根廷大街上都會出現藍白色的“海洋”,這也是愛國熱情高漲的時刻。
2022年12月18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的共和國廣場,球迷慶祝阿根廷隊在卡塔爾世界杯上奪冠。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阿根廷自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獲得獨立開始,就致力于構建民眾的國家情感認同。
在阿根廷許多學校,每天早晨上課前全體學生都會齊唱愛國歌曲。阿根廷擺脫殖民統治實現獨立的歷史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在獨立日、國旗日等重要紀念日,學校師生會裝扮成對應歷史事件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慶祝,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們銘記歷史,增強愛國意識。
對阿根廷人來說,愛國還在于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阿根廷立法規定,所有公共機構和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懸掛阿根廷國旗以及關于阿根廷擁有馬爾維納斯群島(馬島)主權的宣傳畫與口號。
白俄羅斯:愛國,從銘記歷史開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白俄羅斯是損失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這里,愛國情懷根植于對歷史的銘記。
在白俄羅斯各城市最核心位置的廣場,都能看到紀念衛國戰爭的紀念碑或長明火。
白俄羅斯幾乎所有主要街道都能看到二戰時期或其他時期的民族英雄雕像,讓人們永遠記住英雄的名字。
此外,白俄羅斯重視學生的愛國能力教育,比如學習射擊、認識武器、了解戰地醫學知識等,讓人們在國家面臨危難時有能力保護自己、保衛祖國。
2021年6月22日,學生們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向勝利紀念碑獻花。新華社發(任科夫攝)
肯尼亞:歌聲中的愛國情懷
“國家面臨困難……人們為自由而犧牲……。”這是肯尼亞合唱歌曲《歷史之歌》中的歌詞。這首斯瓦希里語歌曲是肯尼亞人耳熟能詳的愛國合唱曲目,以肯尼亞的獨立斗爭為主題。
愛國合唱在肯尼亞由來已久。作為公眾愛國教育的一部分,肯尼亞官方策劃創作了一系列愛國合唱曲目向民眾推廣,在重要紀念日向公眾演出。人們用這種藝術化的方式表達對國家的贊美,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歌聲中得以凝聚。
2016年12月12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肯尼亞國防軍士兵參加獨立日閱兵式。新華社記者李百順攝
擺脫殖民統治、取得民族獨立是肯尼亞人共同的自豪感所在。10月20日原本稱為肯尼亞“肯雅塔日”,為紀念民族獨立運動先驅、開國總統喬莫·肯雅塔而設。2010年起,“肯雅塔日”更名為英雄日,將紀念對象擴大到所有為肯尼亞獨立事業作出貢獻的民族英雄。當天是公共假日,全國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紀念為肯民族解放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英雄們。(記者:喬本孝、王鐘毅、魯金博、李卓群、金正;編輯:淡然、王豐豐、李雪笛、杜逾舸、陳玉芬)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