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丨引育用并重 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

      

      

      □本報記者 毛鑫鑫

      “我們要拓寬銷售渠道,讓鄉親們的優質特色農產品賣得更好,一起增收致富!”平陰縣孝直鎮劉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郭晶,這兩天正忙著對接購入農產品無人售貨機,想通過這種零售新模式將當地農產品銷往濟南各大社區。劉家莊村原是一個經濟弱、底子薄的山區村,三年來,郭晶帶領大家創辦起饅頭加工作坊,發展起面粉加工產業,創立饅頭品牌,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渠道進行銷售,并擴展到小米、蜂蜜、花椒、香油等多種農產品,實現村集體收入翻一番。

      郭晶是一名“80”后女研究生,土生土長的孝直人。2019年1月,她成為孝直鎮“鄉村振興工作專員”,到黃莊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學歷高、有見識的她成了村里的智囊,自己也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2020年5月,通過平陰縣基層黨組織書記遴選,她成了劉家莊村黨支部書記。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山東各地積極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支持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面對農村人口持續外流帶來的優秀人才難選、干部隊伍青黃不接等日益突出的問題,2019年以來,濟南市公開選聘本土本鄉大學生,回村擔任“鄉村振興工作專員”。市縣組織部門出臺培養鍛煉辦法,把“專員”納入村干部后備人才庫跟蹤管理,表現優秀的優先發展黨員、優先選配任職。同時將其報酬待遇納入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體系,明確基本報酬、績效獎勵及社會保險,建立增長機制,確保年輕人回得來、干得好、留得下,真正扎根鄉村、服務鄉村。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是農業科技和農戶之間的橋梁,而這一隊伍也同樣面臨著人員老化、人才難招引的問題。從2018年開始,我省創新實施公費農科生定向培養,依托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5所高校,為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免學費定向培養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其按期畢業后,由定向就業縣級有關部門落實在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工作的崗位,簽訂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合同,納入事業編制實名制管理,合同期為5年。

      作為山東農業大學首批公費農科畢業生,23歲的陳思去年7月到東平縣接山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正式工作。前段時間夏收、夏種,她經常穿梭在田間地頭,一邊調查小麥收獲進展以及玉米、大豆種植情況,一邊幫助農戶解決遇到的技術問題。

      像陳思一樣,去年,2018級第一批300名公費農科生畢業,已分赴全省12個市47個縣(市、區)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參加工作。今年七八月份,又將有新一批畢業生投入到工作崗位上,為基層農技推廣補充新鮮血液,為農業現代化貢獻聰明才智。

      放眼全省,從兩院院士、泰山學者到農技推廣人員、“田秀才”“土專家”,人才要素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正加速集聚,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270萬人以上。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