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調研:一家基層足球青訓俱樂部的困惑與堅守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題:一家基層足球青訓俱樂部的困惑與堅守新華社記者
在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學校圣克拉校區,每天下午4點后,足球場上滿是奔跑訓練的身影,帶球過桿、長傳轉移、戰術配合,教練員的哨聲、球員們的呼喊聲、足球的碰撞聲此起彼伏。
這是記者近日在大連市調研時目睹的龍卷風足球俱樂部日常訓練場景。這家青訓俱樂部成立于2014年,將體教融合作為培育理念,曾獲2018年首屆“希望杯”少年足球賽U11組冠軍、第14屆遼寧省運動會足球預賽多個組別冠軍等一大批榮譽。
“成績有一些,困惑也不少”——俱樂部創始人金海光如是總結這場近十年的青訓實踐。榮譽室內滿柜的獎杯讓他引以為傲,而孩子們的未來、俱樂部的未來,也讓他有些迷茫。
足球青訓能否不脫離校園
為什么踢球的孩子不能脫離校園?金海光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高水平足球運動員需要很強的閱讀比賽能力和戰術理解能力,踢球好的孩子,腦袋瓜一定是好用的”。作為土生土長的大連人,金海光一邊踢球一邊學習,還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俱樂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體教融合的青訓理念,同政府和學校展開合作,通過“區隊校辦”形式,選拔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苗子到足球特色學校,由俱樂部組織日常訓練,組建起2007至2017共11個年齡段的區級精英隊。
如何提高球隊競技水平?場地和教練是“剛需”。俱樂部投資400萬余元,在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學校圣克拉校區建設了三塊八人制高標準人造草坪足球場和配套照明設施,并派遣亞足聯認證的C級或以上教練員到學校帶隊。集中在此上學的小球員們“出了教室門”就“進了綠茵場”。
如何幫助小球員們在教室和綠茵場之間“絲滑切換”?“支持體系”和“罰停措施”并舉。學校組織教師為因訓練和比賽耽誤課程的球員補習,讓每個人都能跟上學習進度。帶隊教練和班主任關注著每個球員的學習狀態,一旦學習成績大幅下滑將“罰停”訓練。初二球員高躍宸告訴記者,學習和踢球都要認真對待、不能松懈,平時會利用好課余時間把踢球落下的課業補回來,不能因為踢球放棄學習。
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學校圣克拉校區校長趙毅介紹,學校非常重視足球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打散分班讓他們融入集體學習氛圍,有的孩子學習名列前茅,有的孩子成為班干部或小組長,他們刻苦拼搏的運動精神也影響了周圍同學,讓班級更有凝聚力。
球員參加高水平訓練和比賽的同時能夠不脫離校園環境,全面健康發展,這也是球員家長們的期待。“我們相信在家長和學校的通力配合下,通過科學訓練,一定能培養出優秀足球運動員。”金海光說。
高中球員路在何方
俱樂部最早一批培養的2007年齡段隊員中有三分之二考入大連市重點高中,這讓金海光頗為驕傲。不過隨著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政策即將調整,這批孩子的未來也讓他有些擔憂。
按照現行政策,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的足球特長生可以報考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通過專業測試后,高考成績達到二本錄取線相應政策即可“選專業”。根據2021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2024年起,高水平運動員門檻將從二級運動員提升至一級運動員乃至更高,文化課成績要求也顯著提升,同時對就讀專業作出限制。
一直以來,考入高校運動隊是不少體育特長生及其家長的目標,也是體育生上名校的傳統路徑。隨著政策調整,這條通道即將收窄。金海光認為,達到高水平運動員標準的同時維持學業優秀非常困難,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對大多數中學生球員來說,如果只能報考體育學類專業,大學畢業后的出路將少了很多。在“學習”和“踢球”之間,家長們不得不面臨提前選擇。
此外,高水平運動員專業測試的內容也令金海光苦惱。僵化的考試科目實戰性弱,他的球員毫無優勢,“肯定比不過那些墊球機械、繞桿熟練、吊準精確的‘應試型’球員”。金海光希望能有一個信息化平臺,把青少年球員參加各類比賽的出場時間、進球數量、技術統計等納入統一管理,作為高水平運動員專業測試的依據,科學反映球員的能力。
足球青訓是“公益”還是“生意”
足球青訓是“公益”還是“生意”?這是金海光始終面臨的現實拷問。作為一家定位于“精英化青訓”的俱樂部,盈利不是唯一目的,但具備“造血能力”一直是努力方向。
俱樂部自2020年起嘗試開展小學一二年級普及性收費培訓,但受制于各種原因,三年僅盈利5萬余元,而俱樂部每年教練員薪資投入就超過200萬元。“目前俱樂部運營主要靠我自己的服裝企業‘輸血’,企業主營足球裝備,我們到哪里踢比賽就把廣告做到哪里。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今年一季度銷售額取得了不錯的增長。”金海光說。
縱觀足球發達國家的青訓俱樂部,青訓補償是一項重要收入來源,國際足聯和中國足協都制定了相關規范性政策文件。但在中超俱樂部普遍經營狀況欠佳的背景下,國內青訓俱樂部想要獲得青訓補償困難重重。
龍卷風俱樂部曾有一名頗具潛力的小球員被一家職業俱樂部“挖走”。該職業俱樂部表示愿意一次性支付輸送費用4萬元,條件是放棄該球員未來所有青訓補償權益。金海光權衡許久,為了球員前途,最后選擇了放行。
其他俱樂部前來“挖角”的方式如出一轍,在商談中都要求龍卷風俱樂部放棄青訓補償權益。金海光無奈表示,培養一支梯隊的九年間各項支出不低于700萬元,其中能被職業俱樂部選中的最多四五人,按照這樣的“挖人”模式,20萬左右就能把一支梯隊的核心力量帶走,無疑削弱了基層青訓俱樂部的發展動力。
青訓俱樂部是一個國家足球后備人才的“苗圃”,需要各方力量共同關心呵護。金海光希望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拓寬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長通道,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幫助基層俱樂部獲得“造血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道阻且長,金海光和龍卷風俱樂部從未放棄,“想把足球體教融合這條路走通,讓孩子們上個好學校,有個好出路,同時也培養出幾個國家隊球員,升國旗的時候能驕傲地說,‘下面站的有咱龍卷風的孩子’”。(執筆記者:田光雨、許基仁、李麗;參與記者:方益波、蔡擁軍、夏亮、王恒志、王沁鷗、王楚捷、胡佳麗、許仕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