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觀察丨當“老味道”遇見新國潮
“錦鯉”餅干、時尚彩繩、鲅魚粽子……端午假期,傳統產品煥發新活力
當“老味道”遇見新國潮
“你看這個清代小格格泥塑做得多可愛,她的服飾也很細膩逼真,咱一起拍個照!”6月22日,來自浙江杭州的劉月帶著女兒來到青島市即墨古城游玩,母女倆換上古風服飾,到處拍起“穿越劇照”。
端午假期,即墨古城里文玩暢讀、美食饕餮、非遺手工、國潮服飾等業態豐富多樣。游客在東、西門里大街的不同景點和攤位拍照留念,對極富特色的傳統物件愛不釋手。近年來,即墨古城中主打國潮風的商鋪日益增多,傳統文化正以新的方式綻放活力。
國潮熱興起,我省各地文旅行業順勢而為,不斷探索新玩法、開發新產品。
端午節前夕,百年“老字號”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帶著5月研發的青食國潮系列鈣奶餅干,來到社區共建單位青島四流中路第一社區,為社區老人送上節日祝福。青食餅干與“國潮風”的結合讓人眼前一亮。國潮系列的餅干,包裝上的錦鯉色彩繽紛,口含如意;喜鵲銜梅,喜上眉梢;麥穗金黃,天然健康;祥云、流水和山石,精巧典雅。
“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成長,國潮風正在為傳統產業升級帶來新的機遇。當傳統產品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碰撞,我們相信中國制造、國貨精品有著更加廣闊的市場。”青島食品董事長仲明說。
作為“山東手造”的代表,膠東花餑餑承載了濃厚的鄉土文化。在青島市李滄區浮山路街道,一家膠東花餑餑店鋪吸引了不少居民,端午節期間,一款“國潮”花饃蛋糕成了小店的爆款。
“膠東花餑餑源自民間,植根于人民生活,已成為民俗風情獨特的表現方式,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蒸上一些花餑餑,寓意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花餑餑店“90后”店長劉晏彤說,現在來店里購買“國潮”花餑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成了小店的流量密碼。
香囊、荷包、彩繩等端午“周邊”產品,是端午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青島李村商圈,導購員劉梅說,年輕人對于香囊、彩繩之類的傳統節日產品認可度逐步提高。現在端午節周邊產品都做得很精致時尚,比如在五彩繩中穿入寶石等圓珠,不僅可以在端午節當天佩戴,平時戴起來也很時尚。
作為端午節食客心中毫無爭議的“C位”,粽子也搭上“國潮風”成為市場新寵。6月21日,記者走訪李村商圈幾家大型超市和蛋糕店,發現各種各樣的粽子悉數亮相。除了傳統的蜜棗、豆沙、八寶粽經典口味外,有些品牌還推出了水果、五谷雜糧、冰淇淋、綠豆糕等口味。
“消費者現在更關注粽子的健康屬性,追求新鮮潮流。”青島皇家食品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偉說。年輕人的消費主張、消費需求、消費習慣,正加快更新,打造國潮新品、建立和維護更多觸及年輕消費者的銷售渠道越來越重要。五彩龍形圖案、“新國潮”元素……今年的粽子市場,“國潮元素”讓人感覺到濃濃的文化味撲面而來。
“東方老味道融入新國潮元素,更能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也為粽子這種傳統美食注入了新活力。”李偉說,今年推出的粽子,在包裝上有五彩龍、劃龍舟、舞獅等傳統文化元素。一些粽子還附贈如意安康手繩、做工精美的香囊等,各商家都搶在國潮賽道“卷”市場。
除了購買成品,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自己動手包粽子。6月20日,李滄區大棗園社區300余位居民在“非遺活動”志愿者引導下,輪番展露看家本領,沒過多久,一個個造型別致的粽子出現在餐桌。
“這是鲅魚醬餡的,咱青島‘本土款’的咸味粽!”鲅魚醬非遺保護志愿者、魯菜大師房牧笛告訴記者,他用了30余年的時間不斷研究、改良膠東鲅魚醬的烹飪手法,制作出沒有添加劑、沒有魚刺、沒有雜魚的“三兩鮮”鲅魚醬。活動現場,居民們把這一鮮美的“非遺小食”包進粽子中,不少人點贊稱“開胃、鮮美”。(記者 張曉帆)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