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小山村迎來廉潔家風“打卡熱”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 “戶戶掛家訓、家家傳美德,清風拂面來、粽香飄滿堂,闔家同歡樂、廉潔沁人心……”端午節期間,天平街道板大山村迎來廉潔家風“打卡熱”,黨員干部自發帶著全家來包粽子,述家風,成為端午新風尚。
近年來,岱岳區將廉潔家庭建設作為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岱岳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婦聯、天平街道在板大山村建設“廉潔文化家風教育實踐基地”,有效整合村內閑置資源,建設“尚德苑”,內設百姓學堂廳、廉潔文化長廊、康樂園、家風文化展廳等。特別是節假日,基地策劃開展廉潔主題研學活動,黨員干部自發帶著全家來參加活動,已經成為廉潔文化建設“新地標”。
在端午佳節,結合前來學習的黨員干部情況,廉潔文化家風教育實踐基地推出“清正端午·‘粽’享廉潔”主題活動,以家庭為單位,開展“倡廉潔揚正氣”經典誦讀、猜廉潔字謎、制作“青蓮”粽子、繡制“蓮”荷包等實踐活動,用喜聞樂見的方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和家庭筑牢廉潔底線。
“端午佳節,我們全家來到板大山村,通過一個個優秀的家風家訓故事、一句句警示家訓格言,深切地感受到這里深厚的家風家訓底蘊,作為黨員干部家屬,真是既要當好生活的‘賢內助’,更要當好家庭的‘廉內柱’啊!”岱岳區黨員干部家屬邢燕頗有感觸地說。為充分展現全區廉潔家風文化,岱岳區汲取傳統文化廉潔精華、傳承革命文化廉潔基因、挖掘先進文化廉潔因子,系統整理裴氏家族、趙國麟、蕭大亨、劉振華將軍和蘇慶亮等家風家訓格言和廉潔治家故事。同時,對板大山村六大姓氏世代沿襲的家訓格言進行規范整理,展示在各家各戶門口,真正把好家風“育”起來,把好家風“聚”起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話出自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意思是說從淤泥中長出卻不沾染污穢,經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岱岳家庭教育宣講團成員、岳峰中學副校長馮克董正在給前來研學的孩子們講授廉潔古詩文。為增強廉潔研學活動實效,岱岳區委紀委監委、區委黨校和區教體局等部門單位,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廉潔教育講師團”,選定涵蓋黨紀法規解讀、廉潔經典美文賞析和家庭腐敗典型案例剖析等3類10余個研學課題,根據前來參觀學習人員組成,個性化制定授課“菜單”,切實讓黨員干部和家屬學有所獲、學有所思、學有所悟。
“這個端午節,廉潔新風讓節日更添韻味,我們也將繼續深入挖掘歷史,提煉廉潔元素,從思想上固本培元,不斷放大‘岱岳清風’廉潔文化品牌效應,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推動廉潔文化走進千家萬戶,營造崇廉尚潔的社會風氣。”岱岳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