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探索創新“信用積分+社區治理”模式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訊(記者 秦浩)燒荒放火上“黑榜”,扣分;參與村里志愿活動上“紅榜”,加分……在肥城市石橫鎮馬坊村,村風融洽團結,村委行動一呼百應,通過“信用積分+社區治理”模式,馬坊村利用“紅黑榜”樹正了民風,贏得了民心,探索出基層治理新模式。
“只有村干部干實事,才會贏得村民們的信任、贏得對工作的理解支持。”肥城市石橫鎮馬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董軍一語道出其中關鍵。2021年村“兩委”換屆,在外經商多年的董軍高票當選,上任馬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面對“班子散、群眾亂、環境臟、民風差”的現狀,董軍一籌莫展。“全鎮43個村,僅環境衛生這一項考核,當時得過倒數‘三連冠’。”董軍說,曾經發動過全管區的群眾來馬坊幫著打掃衛生。整治臟亂,清理死角,鏟除亂栽亂種,董軍第一“板斧”砍向了他親叔的“自留地”小菜園,清理后全部栽上了綠化苗木。為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鄉村建設、鄉村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馬坊村“兩委”結合村里實際,探索推行居民信用“積分制”管理,提升民主管理水平,達到積分催生動力,讓福利變獎勵,獎勵變激勵。
“根據‘信用積分+社區治理’這個路徑,我們打造信用積分銀行,制作下發信用存折,以家庭為單位,每戶一冊信用積分制積分卡,個人行為將直接影響家庭總體成績。”董軍說,以1000分為基礎分,每一分抵購物現金券一元,累計后可到指定超市抵扣購物或到社區換取等額物品或充值成水卡,也可以用積分換房頂漏雨、修鎖配匙等修修補補。對信用積分低于800分的,停止一切社區所提供的便民服務及福利待遇。村黨支部實行累計加減分制,采取“一戶一檔、一事一記”的方式,對居民參與基層治理情況進行量化打分,并在公示欄動態公開信用積分排名。
談起積分制帶來的變化,馬坊村村委委員石峰頗有感慨。“之前樓房前邊停的兩輛僵尸車,差不多擱置了十多年,通過積分這個小舉措,村民主動將停放的僵尸車清理干凈了。”石峰說,實行積分制后,村民擺放在樓道的障礙也清理了,環境也好了,村民們參與村級治理的積極性有了極大提高。據了解,自2022年10月實行信用積分制管理以來,馬坊村378戶村民全部參與信用積分管理,累計積分達3720分,單戶最高積分320分,65戶參與積分兌換,累計發放獎勵物品價值約6500元。
從“邊上看”變為“主動干”,積分制還調動了村民參與和監督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村民趙宗華今年快70歲了,從年頭到年尾,他不圖回報,每天把公廁打掃得干干凈凈,被評選為村里最美志愿者。在原有網格的基礎上,一大批黨員干部、退休職工、無職群眾也主動擔任起了“社區管家”,積極參與到治理工作中來,形成“自己的事自己辦,大家的事商量辦”的共建共治共享氛圍。目前馬坊村“社區管家”志愿隊伍已達到42人,累計巡訪1200余小時,走訪困難群眾210人次,協調解決群眾矛盾和困難60余次。
群眾出“力”、集體出“勵”,馬坊村以積分“賺”出文明新風、“兌”出環境新貌、“換”出美好生活,走出了一條“組織發動、黨員帶動、積分促動、群眾主動”的村級治理新路子。“‘上榜’容易‘下榜’難,這只是個例。以小積分撬動基層社會大治理,我們的目標是讓全村人都競相上‘紅榜’,‘黑榜’始終空蕩蕩。”董軍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