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填報,這些“關鍵詞”不能忽視
新高考落地實施四年,很多考生和家長對相關政策的主要內容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志愿填報是個“精細活”,一些關鍵詞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被“略過”。平行志愿是什么?高校招生章程看什么?志愿填報指南怎么用?志愿填報有什么技巧?這些關鍵詞恰恰在考生填報志愿時起到重要作用。
平行志愿不再有“專業服從調劑”,也有退檔風險
在志愿投檔模式中,主要分為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順序志愿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投檔時將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別排隊,根據分數從高到低向對應院校投檔,這一投檔模式通常出現在提前批中。例如,《山東省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夏季高考)工作實施辦法》顯示,普通類提前批安排2次志愿填報,均實行以學校為單位的志愿模式。其中,第1次志愿填報,考生填報1個院校志愿;第2次志愿填報,考生填報4個順序院校志愿。
在山東新高考中,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的填報模式,即同一類別、同一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
不同于以往以“院校+專業(類)”為志愿單位投檔的院校平行志愿,專業平行志愿投檔時,直接投檔到某院校某專業(類),不存在專業服從調劑,考生也不用擔心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在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普通類常規批志愿可填報數量最多,考生每次填報志愿數量最多不超過96個。藝術類中,本科批和專科批實行平行志愿,每次志愿填報的數量不超過60個。體育類常規批每次填報志愿的數量最多不超過60個。
同一批次平行志愿檢索時,根據考生高考成績位次由高到低排序,先檢索位次靠前的考生填報的所有志愿;在檢索單個考生所有志愿時,根據考生填報的志愿順序依次檢索,檢索至有剩余計劃的志愿時,則考生被投檔至這一志愿,后續志愿將不再檢索。若考生符合高校對該專業(類)的相關要求,則被錄取;若不符合要求,則會被退檔。
值得一提的是,平行志愿投檔后也有退檔風險。考生的體檢、單科成績、外語語種、英語口試、綜合素質評價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可能退檔。這些因素由高校根據招生需要自主設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退檔考生不得再參加本批次錄取,只能參加剩余計劃的下一次志愿填報和投檔。
高校招生章程信息量大,考生應詳細閱讀參照
上文提到的高校招生章程是什么?這是經常被一些考生和家長忽視的重要參考資料。高校招生章程由高校國家有關規定制訂,并經其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后,才可向社會公開發布,且不得擅自更改、必須嚴格執行。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規范作用,既是對高校的一種約束,也為考生創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
高校招生章程通常包括高校全稱、校址(涉及分校、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教學培養使用的外語語種,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進檔考生的錄取規則(如對考生加分成績的使用、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證書種類及其他信息,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省招考院提醒,院校招生章程或招生簡章的信息最為完備,考生初步確定報考院校后,要認真仔細閱讀。部分高校在編報招生來源計劃時,對招生專業的投檔限制條件(性別、文化課總分、單科成績、民族、外語語種、合格生源名單等)、院校招生章程中規定的退檔條件(身高、體重、視力、辨色力等)、附加信息(校區、合作單位等)進行了備注說明,山東在公布招生計劃時已一并予以公布,但仍有可能無法涵蓋院校招生要求的全部信息,考生務必仔細查閱高校招生章程或招生簡章。
考生在正式填報志愿時,必須仔細查閱所有擬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精準了解各院校專業對體檢、外語語種、外語口試、綜合素質評價、單科成績等要求。
例如,記者查閱山東大學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發現,錄取原則條目中顯示,該校護理學專業只招收有該專業志愿的考生,入校后不得轉入其他專業學習。強基計劃、藝術類、體育類、高水平運動隊、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等類型錄取的考生,入校后不得轉入其他專業學習;外語類保送生不得轉入非外語類專業學習;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考生不得轉入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習等。
此外,部分高校醫學等專業通常有對考生身體狀況的要求;部分高校專業對單科成績提出要求,例如,青島大學英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且英語單科成績要求為滿分分值的80%及以上。
志愿選擇可考慮三方面,填報順序遵循“沖穩保”
考生和家長在研究志愿填報時,如何獲取權威且全面的招考信息?
省招考院解讀,考生要根據體檢結論、報考類別、層次、選考科目,結合本人成績,參照《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填報志愿指南》中招生專業計劃或網上公布的缺額計劃、高校招生章程進行志愿填報。其中,《填報志愿指南》作為一個重要參考資料,清楚地標注了夏季高考類別、批次以及每個當年在魯招生高校的招生專業、招生計劃、學制、學費等信息,高校招生信息均可在此查詢。
如何大致判斷自己的成績能報考哪些層次的高校,這就需要考生結合高考成績位次,并對比近幾年相應批次投檔表中相應位次所處的范圍做初步判斷。
在相應范圍的專業和院校選擇過程中,省招考院專家建議,可從3個主要思路考慮。一是看重選擇專業,如果考生有很強的專業偏好,可基于相同專業(類)選擇不同學校。二是看重選擇學校,考生如果特別希望報考某幾所高校,對專業要求不迫切,可基于這幾所學校選擇盡可能多的專業,增加被這些學校錄取的可能性。三是對學校和專業均沒有明顯偏好,考生可兼顧選擇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志愿組合。
在篩選出一定范圍的志愿后,平行志愿的排序直接關系到考生是否能盡可能錄取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和院校中,所以考生要根據本人意愿,如院校性質、地域、喜歡程度等排序,正式確定志愿,遵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選報原則,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填報一些錄取希望較大的志愿,并充分考慮自己的高考成績,使填報的平行志愿有一定梯度,增加投檔機會。
2022年高考錄取數據顯示,夏季高考普通類考生96個志愿中,前30個志愿投出人數占72.33%,前70個志愿投出人數占97.36%,最后26個志愿投出人數占2.64%,考生志愿填報科學合理,“錄其所愿”“學其所好”。
記者:曹莫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