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小朋友”兒童節再聚首!市實驗幼兒園老園友“重返”童年時光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楊麗寧)“這張照片上有沒有宋阿姨?”“我是1957年左右來上幼兒園,具體時間有些模糊。”“我們那個時候是全托,幼兒園就在紅門路附近。”……
6月1日一大早,在泰安市實驗幼兒園教學樓一進門左手邊的園史介紹墻處,10多名頭發花白的老人聚在一起,精神矍鑠,愉快地聊著天,共同回想著記憶深處那段快樂的童年時光,眼角掛著激動的淚水。“我們也是這所幼兒園的孩子,咱們是園友!”看著小朋友們充滿好奇的目光,幾名老人開心地向他們解釋。
老園友們在幼兒園內邊走邊看,感受著幼兒園的新發展。為了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這天幼兒園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游園活動。打水槍、捉泥鰍、穿漢服、做手工、品美食、開派對,室內室外處處充滿笑聲,小朋友與家長玩得不亦樂乎。
“還有這么長的滑梯,如果身體允許,我真想嘗試一下!”“現在條件好了,我們上幼兒園的那個時候,就跟園里的羊、兔子一起玩。雖然沒有這么多游樂設施,但也像他們一樣快樂、無憂無慮!”看著嬉笑玩鬧的孩子,老園友們感慨萬千,童心似乎也被喚醒,不停回味著童年時光的美好。
71歲的劉延輝表示她們姐弟三人都是這所幼兒園的園友,她的兒子、孫子也在這里上的學,她對幼兒園的感情十分濃厚。“我們那個時候過‘六一’也會排練節目,還要上臺表演,天不亮就要出發,老師用地排車拖著我們七八個小孩去演出的地方。讓我印象很深的是,這段路程中有一個很大的上坡,老師在前面拉著我們,臉上都是汗。我還記得我們當時排練的節目是新疆手鼓舞,到現在我還記著怎么打那個小手鼓。”劉延輝說,那個時候幼兒園還是全托,有時候兩三個星期才回一趟家,她的童年記憶幾乎都是關于幼兒園的。
在凌云四班,老園友們與小朋友坐在一起,在社區志愿者的指點下,共同創作了書畫作品。小朋友將自己認真創作的繪畫作品作為禮物,送給了老園友們。老少同堂,其樂融融,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81歲的劉金茹是在1982年來到幼兒園教書的一名老教師,她也回到幼兒園,回想著自己當年從事幼兒教師的模樣。“如果有機會,我真是很想回到幼兒園再教小朋友,我是熱愛這份職業的。”劉金茹的眼角不由自主地變得濕潤。她在幼兒園教小朋友的時候,條件遠沒有現在好,為了做墻報,她就在平時撿一些糖紙、煙紙,到了晚上一點一點地弄平整,再貼到墻上。
“為了讓孩子們過個快樂的‘六一’,我們就比著圖畫上那些好看的衣服,自己找布料,用縫紉機給他們做。那個時候幼兒園是全托,我們會到虎山水庫給孩子們洗被褥、衣服,冬天的水庫結冰了,我們就把冰鑿開去洗,沒有一個人抱怨。大家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成長得越來越好,因為他們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劉金茹說。
據悉,泰安市實驗幼兒園始建于1948年5月,最初承擔著為新中國的成立照看烈士孤兒和革命后代的責任,先后專屬地區行署、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及市婦聯領導,歷經解放戰爭革命戰火的洗禮,傳承著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延展著中華泰山的文化氣息。
“我們希望借助老園友、老故事的力量,激勵幼兒園教師牢記光榮歷史,不忘育人初心,更好地守護、幫助每一名幼兒茁壯成長,同時引導我們的孩子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讓一株株向陽生長的幼苗在將來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棟梁之材。”泰安市實驗幼兒園園長施會華說。
(審核 晁彤彤)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