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政情 > 正文
  • 黨報頭條丨藍天碧水織錦繡 綠染泰城滿目新 泰安市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實現督查激勵零的突破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李皓若 陳陽 審核 王婷婷)“藍天白云越來越多了,今天的天空太美了。”5月23日一早,正在生態綠地健身公園晨跑的劉先生拿出手機,隨手拍了一張藍天發在了朋友圈。

      數據見證著泰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2022年,全市臭氧、二氧化硫、重污染天數等指標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位,優良率指標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二位,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位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八位,為全省唯一所有空氣質量指標均改善的地市。

      ——水環境質量指數改善幅度位居全國第七位、全省第一位,6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均值首次實現“全優Ⅲ”。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泰安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縱向上市、縣、街道、社區四級協調聯動,橫向上明確48個部門、294項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事項,各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了“一方統領、多線作戰、立體攻防”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改善。 

      5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2022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泰安成為2022年度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市,為全國9個地市之一、全省唯一,實現了泰安督查激勵零的突破。

      守護藍天白云

      打好大氣污染防治組合拳

      從以往“盼藍天”,到如今“拍藍天”“曬藍天”,藍天白云常駐的背后是泰安常抓不懈攻堅、精準源頭管控、矢志不移衛藍天的態度和決心。

      “這里報警了,肯定有新的污染源了。”5月1日晚,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接到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報警提示,泰山區某處監測站點PM10濃度持續升高,隨即開展溯源分析,鎖定污染來源方向,聯合城市管理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依法責令未落實揚塵管控措施的某渣土場停工整改。

      “通過人工智能、環境大數據等技術,全市劃分出29個重點監管的熱點網格,布設229個多參數微觀監測站點。基于這些監測數據,我們可以在平臺上監測空氣質量,快速找準污染點位。”市生態環境局區域空氣質量控制科科長葛衍珍介紹,利用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現在泰安基本實現了對重點區域各類污染源頭的24小時精準識別和實時跟蹤。

      治理大氣污染,泰安持續發力,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監管大氣污染源逐漸走向科學化、精細化。

      5月19日,一輛標有“大氣VOCs走航監測車”的車輛在東平工業園區附近行駛,走航工程師張可敬告訴記者,走航監測車上的秒級譜圖能實時查看當前位置附近的污染因子濃度,當濃度超標時,他們會現場溯源,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及時查處違規違法行為,實現大氣污染的靶向治理。

      天空有衛星遙感,地上有微觀監測站,巡查有走航車,管控有市、區、街道、社區協調聯動,泰安建立的“天地車人”監測監管體系,全方位、多角度尋根溯源,2022年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實現智能報警1800余次,開展VOCs走航監測等監測800余家次,實現了對大氣污染的智能監測和精準管控。

      施工揚塵、餐飲油煙是大氣污染防治中的難點問題。近日,記者走訪部分工地和餐館看到,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圍擋噴淋、霧炮機等噴灑抑塵設施一應俱全。餐館廚房內,產生的油煙通過煙道凈化之后再進行排放,安裝在凈化器上的油煙在線監測器會對排放是否達標進行實時監測。“去年以來,我們開展了施工揚塵、餐飲油煙專項治理行動,巡查工地2萬余處次,對不符合揚塵治理標準的工地進行督促整改。針對餐飲油煙問題,開發‘油煙管家’在線監管平臺,現在已完成城區108家中大型規模以上餐飲企業140臺監測設備的安裝,助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市城市管理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說。

      進入大氣污染防治的深水區,臭氧污染問題成為制約泰安空氣質量改善的最大“攔路虎”。針對夏季高溫天氣極易誘發臭氧污染的特性,我市堅持“夏病冬治”“未病先防”,早在春季就打響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陸續啟動了VOCs原輔材料源頭替代、VOCs污染治理達標等五大行動,全力開展涉VOCs問題排查整治和治理設施提標改造,完成VOCs低效治理設施改造企業600余家。

       針對季節變化,我市堅持科學施策,對癥下藥,2022年10月初,全面啟動秋冬季“百日攻堅”行動,確立10大項50余項重點任務,每周組織“一市一策”專家會商,扎實推進治企、降塵、控車等工作,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量。通過加大對污染源在線小時超標整治力度,全市污染源在線超標總小時數由2022年初的3000余小時每月下降到1000小時。

       為鞏固提升“泰安藍”,日前我市印發了《2023年泰安市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趙佳介紹,我市將從10個方面入手,以防反彈、保改善為目標,切實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以及各重點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確保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向優發展。

       科學系統治水

       讓盈盈碧水潤澤泰城

       河流是城市流動的風景,成就了城市形象,潤澤了一方百姓。與空氣質量一樣,水環境質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影響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標。

       “原來躲著走,現在慢點走。休息的時候最喜歡來這里,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傍晚,行走在明堂河畔人行步道上,住在附近的居民王先生感慨頗深。告別異味難聞的歷史,明堂河經過水環境治理,已經成為一步一景的觀賞佳處、群眾放松休閑的好去處。

       泰安由山得名,因水靈動。城區內明堂河、梳洗河、奈河、泮河等14條河流縱橫彎曲,過去因淤堵嚴重、時常斷流,河水發黑發臭,成為不少市民心中的痛。

       提升水環境,向黑臭河道說“不”。全市投資109.08億元,規劃建設26個水環境類項目,實施150余公里河道清淤等內源污染治理,新建水站微站和視頻監控,進一步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讓河流實現驚艷變臉,呈現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全新面貌。

       俯瞰泰安大地,波光粼粼的河水歡暢流動,而在城市地下,縱橫交錯的排水管網如同“城市血脈”,讓污水應收盡收。

       為進一步補齊城市排水設施短板、弱項,改善水環境質量,我市成立工作專班,“一張網”推進城區污水治理,對城區雨污水主次管道進行全流域普查,找準排水管網錯接、混接、破損等缺陷的類型和位置,系統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目前,我市已完成3577個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新建污水管網170余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63.54公里,讓雨水、污水“各行其道”,減少溢流混流污水對天然水體的影響,泰城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

       污水最終的落腳點在污水處理廠,其處理能力關系著尾水排入河流的水質。我市對4座污水處理廠進行全面提標改造,并配套建設人工濕地,將污水處理廠尾水引入濕地作深度凈化處理。

       走進泮河人工濕地,黃菖蒲、千屈菜、梭魚草連片,不斷運行的凈水循環系統,讓人倍感潔凈,絲毫看不出這里的水來自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我們將原有的‘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改造提升為‘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重新配置濕地填料,增加反沖水系統,解決濕地堵塞問題。”徂汶景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人工濕地改造提升后,日凈化處理污水能力由原來的10萬噸增加至12萬噸,深度凈化處理第四污水處理廠尾水后流入大汶河,出水水質主要指標可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對保障大汶河水質穩定達標、確保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工程的水質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鐵腕治水,不留死角,對于水環境治理的薄弱點,泰安集中攻堅。在黃河下游最大的湖泊東平湖開展清網凈湖、餐船取締、環湖生態隔離帶建設、砂場清理等九大攻堅行動,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湖水水質常年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南四湖流域排查整治養殖場戶4700個,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化工園區配備“環保管家”,“一站式”專業化服務讓園區環境管理水平實現質的提升;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開展涉水攻堅行動,排查整改問題650余項,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集中解決。

       “水環境治理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南四湖東平湖環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宋立明表示,我市將進一步強化工程治污措施,狠抓突出水環境問題解決,開展新一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柴汶河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南四湖東平湖流域水質保障攻堅行動,構建水污染防治監管平臺,借助“一市一策”專家幫扶行動,進一步排查薄弱點,提高精準治污水平,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助力綠色轉型

       賦能高質量發展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問題,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沿著綠色高質量的發展脈絡,我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產業、能源結構,走好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一方天然氣約5元錢,跑一公里需要4毛,燒汽油則需要6毛,按平均一天跑300公里算,一天下來比燒汽油的出租車大約可以省下60元。”出租車司機亓師傅像往常一樣到南外環泮河大街加氣站加氣。原本加汽油的出租車改成了加天然氣,能省多少錢?他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

       經濟賬也是環境賬。目前,我市2365輛公交車、1292輛出租車全部用上了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相比汽油車,可以減少90%的一氧化碳排放量。

       淘汰5922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減少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加快新能源充電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汽車;提高鐵路水路貨物運輸量,優化貨運結構……為了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我市加快推進綠色交通建設,讓城市在“流動”中吐故納新、清新美麗。

       表面涂裝材料實現全水性替代、安裝VOCs在線監測設施、對噴漆生產線設備提標改造,細數山東大唐宅配家居有限公司的發展足跡,“綠色環保”理念貫穿其中。“每個家庭都想要既環保又質量過硬的家居,把自己的小家打造得更加溫馨,所以我們的產品要在這方面經得起市場檢驗。”山東大唐宅配家居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東玲說,公司引進的往復式自動噴涂設備替代手工噴漆,勞動效率提高了一倍,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較改造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濃度也明顯降低,實現了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贏。

       2022年,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4%,增速全省第二,技術改造成為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有力手段,推動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全市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0家,省級綠色工廠12家,綠色工廠創建數量居全省前列。

       在優化能源結構方面,全市加快煤電機組轉型升級整合,2022年,關停退出地方小煤電機組7.8萬千瓦。同時,緊抓全省“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大機遇、“新能源+新型儲能”風口,立足資源產業優勢,高標準謀劃千萬千瓦級多元新型儲能基地,全力打造“儲能之都”。

       以項目建設為引擎,我市深入研究國務院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省全面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等系列“政策包”,積極對上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2021年以來,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大氣、水專項資金9.02億元,專項用于146個大氣、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同時,市財政嚴格資金監管,提升項目預算執行率,切實發揮資金帶動引領效應。

       綠色成為美麗城市最動人的底色,代表生機希望,昭示著未來。根據《泰安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我市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聚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10項重點任務,搶抓重大機遇,加大對上銜接和爭取力度,建立責權明確、運轉高效的協調推進體系,努力在全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路徑模式中展現泰安擔當、作出泰安貢獻。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