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工業社區2.0版本,泰安高新區營造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訊(記者 池彥明 審核 王天姿)登高望遠、振興泰安,實施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是必然選擇。去年以來,泰安高新區聚焦中小微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難、公共服務配套短缺及關注職工成長進步存在空白點等問題,秉持“像服務居民一樣服務企業”的理念,以區域化黨建、社區化治理、集成化服務、標準化運營為抓手,探路工業社區2.0版本,營造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依據企業集聚情況,泰安高新區劃分8個工業社區,設立實體化社區黨委,實現了中小微企業區域化黨建和社區化管理服務全覆蓋。劃分22個產業網格和465個企業微網格,構建“區黨工委—街道黨工委—工業社區黨委—產業網格黨總支—企業微網格黨組織”五級組織架構,選派社區工作者擔任專職網格員。打造政企、社企、校企、金企聯合共建的社區黨建聯盟共同體,形成一套黨建賦能、社區主導、企業參與、社會協同的治理新模式,以區域化黨建推動組織同頻。
“湖東工業社區幫助外地職工在利家莊村、道凹村等地租到價格低、房源好的職工宿舍,為企業兜底解決了難題。”國家能源泰安熱電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以社區化治理保障訴求落實,工業社區黨委牽頭設立企業服務中心,承接公共服務事項和社會管理職能,像居委會服務居民一樣服務企業。在優選42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的基礎上,北集坡街道同步選派熱心服務企業、項目的黨員干部擔任網格黨總支“掛職副書記”,組成“紅領雙專”兩支隊伍做好各項管理服務工作。“我們在幫助企業建立檔案的同時,及時了解企業需求,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協調有關部門及時跟進。”北集坡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李慶豐說。針對摸排出來的問題分類處理,建立網格、社區、街道分別吹響的“三級哨”工作機制,將走訪中排查的問題閉環化解在社區、街道和區級。
按照企業發展階段不同,梯次遞進分類提供孵化指導、中介對接、上市輔導及融資等各項服務,以集成化服務促進企業發展。建立企業需求、合作機會、資源共享、指導督辦等“四張清單”,將服務面延伸到相關產業上下游企業,推行集中、呼叫、定制和派駐“四種服務”,為企業和職工提供“管家式”服務。在8個工業社區高起點建設黨群服務中心,一站式解決企業職工需求。在22個產業網格高標準配備網格驛站,兜底企業及職工生活難題。“我負責服務人天書店等5家企業,企業有需求,我們就有服務。”專職網格員宋瑤說。
以標準化運營助力品牌升級,制定《工業社區黨組織服務企業事項清單》,在此基礎上持續完善制度文件,扎實推進工業社區規范化建設。區街兩級行業主管部門與網格員“雙員”并行,規范工作流程,確保惠企服務更高效、更務實。下一步,工業社區將不斷升級服務場景,試點“紅色物業”進企業行動,發揮工業社區微黨校在工匠人才培育工作中的作用,驅動全方位發展路徑。同時,探索數字化黨建,一體化融合打造工業社區數字化應用管理平臺,提升工業社區管理服務的整體水平。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