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來到泰安市立醫院 73歲患者重見光明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英迪 通訊員 李元鵬 審核 陳茂榮)高奶奶今年73歲,在7年前就被診斷出患有白內障,現在連近在眼前的人和物都看不清楚,這給高奶奶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在輾轉幾家醫院治療后,她的眼睛沒有得到理想的改善效果。后來,聽別人介紹,高奶奶慕名來到泰安市立醫院,找到了眼科主任蒙艷春。
蒙艷春是一位有著高超技術的眼科醫師,對于眼科疾病有著很豐富的診療經驗。從醫30多年來,她做過的白內障手術有3萬例左右,年齡最大的患者是一位104歲高齡的老人。經過給高奶奶檢查,蒙艷春明確了高奶奶的眼部病情,選擇了最適合高奶奶眼睛參數的人工晶體,馬上制定了手術方案。手術中,蒙艷春的手法快速精準,幾分鐘的時間,就為高奶奶順利完成了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并植入了人工晶體,白內障被完全摘除,而這臺手術,已是蒙艷春當天下午的第五臺手術了。
手術后,高奶奶又重新看見了窗外遠處的高山,近處樓下的花草,看清楚了兒子的臉龐,欣喜之情無以言表。“蒙主任是一位非常專業的醫生,她的兩手奇妙,而且非常關心患者,細致入微,讓我們感到非常踏實和放心。”高奶奶的家屬感慨。“謝謝蒙主任,謝謝泰安市立醫院眼科的所有醫生護士們。”高奶奶高興地說,“我現在又能看清楚了,這是我永遠難以忘記的感受。”
白內障小科普:
什么是白內障?
白內障是一種最常見的可治的致盲性眼病,表現為眼內晶狀體混濁,影響視力。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就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無論什么原因,一旦晶狀體發生變性和混濁,變成不透明,就會阻擋光線進入眼睛無法看清物體,形成白內障。
白內障的發病原因
年齡增加、代謝異常、外傷、合并其他疾病、遺傳、藥物引起及先天性缺陷等眾多原因,都可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造成混濁。老年性白內障是人體老化的現象之一。隨著年齡的增加,眼內晶狀體會慢慢發生硬化、混濁、從初發期到晶狀體完全混濁有的需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白內障的常見癥狀
老年性白內障多為雙眼發病,早期病眼不痛不癢,不紅不腫,只覺眼前似有一層白霧,看東西灰蒙蒙,對精細的東西辨不清,看到的物體變色、變形等。晚期病眼視力逐漸減退,最后只能辨別眼前手指或僅有光感。
白內障怎樣治療
不論何種白內障,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手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被證明能治愈白內障,或阻止白內障的發展。
對于老年性白內障,目前眼科學界公認:視力下降到0.3以下,并且戴鏡后視力難以提高時為最佳手術時機。但也有一些患者白內障發展過程中,出現眩光、畏光,或因白內障膨脹導致青光眼,這時應及早手術治療。傳統觀念認為老年性白內障一定要等到成熟才能手術,這種看法并不準確。
白內障手術有年齡限制嗎?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做白內障手術。醫學上對白內障手術的最大年齡沒有限定。有的病人家屬認為90歲以上老人危險性大,不能耐受手術,其實不然。有些高齡老人身體素質良好,血壓、心臟情況穩定,而且目前白內障手術多采用局部麻醉,痛苦很小,因此即便高齡,大部分病人也能承受手術。
而先天性白內障還與患者的視力發育有關,因此應該越早手術越好。一般應爭取在白內障生出后2個月后,盡早手術治療。如太晚進行手術,會引起難以恢復的弱視。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