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舉辦零廢棄與館校合作成果展示活動
5月17日,結合“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的活動主題,故宮博物院開展了兩項館校合作成果展示活動,呈現了在“故宮零廢棄”及綜合實踐課程方面的新成果。2020年,故宮博物院啟動了“故宮零廢棄”項目,通過“零廢棄辦公”和“零廢棄游覽”的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結合“故宮零廢棄”主題,今年4月起,與北京教育學院“十四五”藝術學科創新平臺、北京市學生金帆書畫院合作推出“零廢棄·可持續”主題館校合作項目,開展線上教師培訓和線下藝術創作活動,帶領學生了解紫禁城建筑和歷史中的開源、節流故事等。5月17日上午,北京市健翔學校、芳草地國際學校慈云分校、北京市通州區宋莊小學的部分師生代表,在箭亭廣場的故宮生態花壇附近,布置展示自己在前期學習基礎上創作的小型生態花壇立體沙盤藝術作品。學生代表還化身“小小講解員”,現場為觀眾講解作品。
為了深化學生們對“故宮零廢棄”和生態花壇的理解,故宮博物院聯合生態花壇項目的合作機構萬科基金會,現場為師生提供了“故宮生態花壇與生物多樣性”主題導覽,旨在通過藝術作品展覽與實物對照的形式,映襯出新生代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與參與,也使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與擔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來自中關村一小西二旗分校的同學們在太和門廣場西側參加了一堂特殊的綜合實踐課程。作為2023年該校《文物探究項目式學習創新課程》的延伸,老師帶領同學們嘗試運用科學的方法重新解構文物,探尋其中蘊含的文化要素與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學生們通過實地觀察、動手操作、親身實驗,學習文物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和科學原理,現場完成對故宮元素的速寫,共同創作含有故宮元素的文創作品。從進行文物研究到了解文物修復,從文物知識學習到文化創意拓展,這堂特殊的示范課展示了師生的思辨環節,亦是對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傳承的集中體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希望。據介紹,故宮博物院將繼續堅守使命,以創新手段推進博物館教育工作,以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多樣的教育形式,開拓館校合作項目,促進文博事業與教育事業融合發展,向新生代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