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時評 | 讓逛博物館也可以很日常
□最泰安全媒體評論員 李孌鸞
◆方寸之間閱覽千年。當下,博物館與公眾的距離越來越近,參觀博物館已成為公眾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讓更多的文物“活”起來,創新手段,優化服務,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從珍貴文物中汲取精神滋養,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據人民網
說起博物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還是去一個又一個展廳,參觀陳列的文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如今,博物館也可以以更多的形式走進我們的生活,冷冰冰的文物也可以變得有趣、生動、鮮活起來。
除傳統的博物館之外,各種類型的博物館越來越多。除了專業展廳,公園、故居、農田甚至工業廠房、廢棄倉庫、城市街道等都有可能成為博物館展覽的新型場所。這就為更多人提供了通過博物館去了解歷史、傳統和人文的機會。
即便是傳統的博物館,也會通過很多方式拉進和公眾的距離。比如,運用科技讓文物“開口說話”,推出多種多樣的時代感強的文創產品,通過技術方式增強參觀體驗等。
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以“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為主題,這就是在告訴我們,博物館也能為日常生活注入美好。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