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觀察丨一個多月兩次聚焦區域協調發展,總書記做了哪些重大部署?
5月10日,考察雄安新區,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5月11日至12日,考察滄州、石家莊等地,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
緊湊的調研行程中,總書記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方向:“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一個月前,在南海之濱,總書記要求廣東舉全省之力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同時,二者又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總書記今年兩次地方考察,聚焦區域協調發展,飽含深意。
作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數量眾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扎實、實力雄厚。兩次地方考察,總書記都關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等情況。
△2023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于河北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考察。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走進生產車間察看芯片生產流程。他勉勵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厲、勇攀科技高峰,不斷攻克前沿技術,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
聽到劉文富說園區已承接京津研發生物醫藥類項目65個,總書記十分高興。他強調,要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雄安新區成為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2023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廣東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
“全面落實”“深入實施”都體現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廣東徐聞港,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港口,聯通廣東、海南兩省的重要陸島交通樞紐。
河北黃驊港,輻射雄安新區、冀中南和魯、豫、晉、陜、內蒙古等地區,是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口。
△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徐聞港專用碼頭考察。
上個月的廣東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徐聞港泊位碼頭,察看船舶停靠、客運轉接等,強調要把徐聞港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
△2023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滄州市黃驊港煤炭港區碼頭考察時,同碼頭工作人員、船務人員親切交流。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在各產業有序鏈接、高效暢通中發揮重要作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總書記兩次考察港口,蘊含著對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期望。
對廣東,總書記明確要求——始終堅持以制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對京津冀,總書記這樣部署——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把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習近平總書記地方考察時的重要關切。
△2023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荔枝種植園,同現場技術人員親切交流。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同就餐的社區老人親切交流。
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上,總書記叮囑:“要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在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闖出一條新路來。”
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的殷切期待。
△2023年4月7日,處于試運營階段的白洋淀“水上巴士”項目畫舫船在白洋淀內行駛。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世界罕見。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