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頻道_要聞 > 幻燈 > 正文
  • 精耕細作“水上良田” 生態漁業“如魚得水”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王丙寅)近日,在位于東平湖南岸的新湖鎮優質淡水魚苗繁育示范區,幾輛轉運魚苗的運輸車輛緩緩駛入東平縣農夢漁業合作社,工人們拉開車廂閘門,將鮮活的鰱鳙、青魚魚苗分筐裝好。

      眼下正是漁業養殖育種投苗的關鍵時節,在新湖鎮萬畝生態漁業產業各項目區,養殖戶搶抓大好時機清塘、放苗、套種藕蝦,良好的水域生態環境已成為全鎮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新湖鎮北鄰東平湖,鎮域河網水系縱橫,坑塘較多,水產養殖歷史悠久。今年以來,新湖鎮錨定東平縣委30萬畝生態漁業發展機遇,依托全鎮豐富的水田資源,將萬畝生態漁業作為全鎮主導產業來抓,促進生態漁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注入技術“源頭活水”漁業“家底”日漸豐厚

      現在是魚苗投放的黃金期。在新湖鎮前泊村養殖戶戚甫泉的魚苗養殖基地,十幾萬尾魚苗在水池里擺尾跳躍,再過幾天,這些魚苗經過檢疫后,將被分批運往河北唐山、江蘇鹽城等地。“為解決我們養殖過程中的困難,新湖鎮專門聘請了山東農業大學的教授到我們這里來調研,為我們提供養殖新技術。在新湖鎮的支持下,我們成立了養殖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員40余戶,魚池1000多畝。”戚甫泉說。

      近日,在新湖鎮龍蝦苗種繁育基地,山東農業大學王慧教授和他的科研團隊在小龍蝦繁育池邊查看龍蝦種苗生長情況。新湖鎮專門規劃的200畝實驗塘內首批繁育的優質雜交改良蝦苗生長良好,已陸續為周邊養殖戶提供種苗。“王教授定期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從養水、選苗、放苗、飼養到捕撈,切切實實提高了我們的養殖技術,今年年初,鎮上專門組織我們養殖大戶去魚臺參觀,讓我們開拓了眼界,學到了真經,前段時間,東平縣水產業發展中心又專門聘請了魚臺的養殖專家給我們進行了藕蝦套養的技術培訓,解決了我們目前養殖中存在的難題,效果很好。”新湖鎮馮洼村黨支部書記陳濤說。

      如何將萬畝生態漁業作為全鎮主導產業抓牢、抓實,關鍵在于養殖技術改革提升。瞄準這一點,新湖鎮加強與高校科研團隊進行技術合作,加強養殖技術攻關,同時,積極發掘本地區“土專家”,加快打造魚蝦優質種苗“育、繁、養”一體產業布局,通過優質種苗引進、人工選繁、示范化養殖,在做好產業區域化發展的同時,一步步破解生態漁業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難題,以技術積累進一步讓漁業“家底”變厚實,釋放出以“漁”興業、以“漁”富民的新活力。

      

      全域生態養殖產業轉型提質增效

      進入4月份以后,郭啟省忙得腳不沾地,看設施漁業基地建設進度、水田栽藕、配合新湖鎮做好智慧漁業平臺點位定址、協調村內群眾進行土地流轉……

      郭啟省是新湖鎮蔣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內有坑塘100個,共計500余畝,全部進行了水田改造。今年以來,新湖鎮規劃發展萬畝生態漁業產業,產業專班經過實地調研,決定以蔣口村為試點,在保水田的基礎上建設100畝龍蝦養殖棚,輻射帶動1000畝坑塘發展設施漁業。“大棚養蝦不影響水田內蓮藕生長,一般在11月份蓮藕采收后,在棚架上覆膜進行龍蝦養殖,龍蝦苗在大棚內生長,溫度適宜,可以提前半個月到1個月上市,提早上市帶來了好價格,村民的收入自然就增加了。”郭啟省說。

      “目前,我們這500多畝魚池已經栽上了藕,等藕葉長好了再投入優質蝦苗,藕塘可給小龍蝦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龍蝦的排泄物又為藕塘增加了有機肥料,荷在水中長,蝦在荷下游,真正實現了全程綠色養殖、藕蝦互促、一池多收、高效生態。”看著荷塘上漸漸舒展的嫩黃荷葉和建設中的大棚,郭啟省笑得合不攏嘴。

      新湖鎮堅定發展信心,搶抓發展機遇,發揮資源優勢,依托轄區內深厚的漁業養殖基礎和優越的坑塘條件,積極調整傳統養殖結構,實施水田改造、水系連通、設施漁業、智慧漁業、漁旅融合等重點項目,逐步做大以“藕蝦套養”為主導的生態漁業養殖模式,以優質蓮藕和龍蝦為主導的綠色生態養殖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今年我們將立足轄區內坑塘實際,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養殖大戶+養殖戶’的生態漁業養殖模式,著力培育四大養殖示范區,大力發展藕蝦套養、設施漁業、優質魚苗養殖、龍蝦精養,推動生態漁業規模經營、抱團發展,打造多元化的特色產業鏈,實現漁業養殖由分散、粗放、低效到規模、精細、高效的轉變,實現村集體和養殖戶‘雙增收、共富裕’。”新湖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李洪武說。

      隨著一系列產業規劃精準實施落地,一個資源互補、業態共享、機制共建的生態漁業生產體系已基本完善。新湖鎮將以此為依托,拓展湖鮮精細加工、生態餐飲、休閑觀光等功能,構建起集“生產—觀光—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藕蝦產業鏈,有效提升生態漁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立體養殖擴面科技賦能邁向新生

      最近一段時間,在新湖鎮竇府營村,每天清晨,村民蘇義太都會在自家藕池里忙著收地籠。長長的地籠里面鮮活的龍蝦舞動著碩大的蝦鉗進了蝦筐,這讓蘇義太喜上眉梢。前來村里收購龍蝦的收購商在池塘岸邊一起忙著將優質鮮活的小龍蝦分類、稱重、裝車、轉運。

      據新湖鎮漁技站站長劉仰軍介紹,為提高藕塘效益,新湖鎮根據全鎮轄區內藕塘實際,推廣立體生態養殖小龍蝦,通過藕蝦共作,真正增加了農民收入。“藕池套養龍蝦成功的關鍵是解決龍蝦放養和藕出苗之間的矛盾,經過我們這兩年的摸索,這個矛盾已經解決了,現在我們鎮上的養殖戶養殖技術十分成熟,只要行情好,取得高效益的收入不成問題。”劉仰軍說。

      縣委定路徑、政府抓落實、大戶來帶動、服務來推動,目前,“藕蝦套養”模式已輻射新湖鎮,全鎮藕蝦套養面積由2000畝擴大到了6200畝,年產龍蝦1560噸,年產藕12000噸,每畝純效益由原來的3000元提高到了每畝5000元以上。

      漁業作為傳統產業,新湖鎮針對如何借著集約化、現代化、數字化轉型發展,再一次進行了探索,目前,新湖鎮生態漁業服務中心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將打造成為集黨建引領、商務辦公、漁業技術推廣與服務、漁業標準化建設、倉儲物流、直播電商、鄉村旅游為一體的產業服務平臺。同時,將在生態漁業服務中心建設一處智慧漁業和平安漁業業務平臺,覆蓋藕蝦套養示范區、設施漁業示范區、優質淡水魚苗苗種示范區、小龍蝦精養示范區,每個示范區建設一處分平臺,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實現養殖區藕蝦生長、生態水質、生產安全在線監測,促進萬畝生態漁業產業高效可持續發展。

      如今,新湖鎮打造的“萬畝生態漁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疊見,生態漁業全產業鏈逐步規劃完善,產業集成趨勢越來越明顯。隨著基礎設施、養殖技術、產業鏈條延伸的不斷完善,這一池池清水將真正映出藕嫩、蝦肥、人富、村強的新圖景,繪就水美鄉村新畫卷。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