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熱點丨泰安市“點線面”推進票據電子化應用 開啟“數字財政”管理服務新模式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訊(記者 蘇婷 審核 王婷婷)近年來,市財政局以加快“數字財政”建設為契機,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優化政府非稅收入征繳流程,通過“點線面”推進票據電子化應用,全面開啟從“群眾跑腿”到“信息跑路”的管理服務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上線電子票據單位1569家,覆蓋率100%;累計開具電子票據3843萬份,開票金額863億元,上繳國庫資金225億元。
部門協同“破壁壘”,信息共享“掃盲點”。市財政局堅持全市“一盤棋”,建立“財政牽頭、部門協同、用票單位負責”工作機制,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與部門業務系統深度融合,打通票據從財政到用戶的“最后一公里”,打破信息壁壘,掃除“信息盲點”,實現資源共享,為財政和主管部門科學決策分析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以社團單位為例,在改革之前,財政與民政部門聯合管理票據,社團單位在財政、民政之間兩頭跑,申領、審核等手續繁雜。為此,市財政局與民政部門、軟件企業通力協作,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對社團情況熟、底子清的優勢,在票據系統內為民政部門增設管理節點,在“不改變流程、不增加手續、不弱化監管”的前提下,打通了部門數據“孤島”,打造跨部門間綜合集成應用,實現財政、民政、社團單位之間系統通、業務通、數據通,在提升監管效率的同時,凝聚起了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重點領域“強攻關”,數據管理“全上線”。2020年,市財政局積極助力全市醫療衛生主戰場,將全市醫療單位作為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重點,會同市政府大數據中心、市衛健委和軟件企業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采用“大集中”模式,申請40臺專業服務器,在市政府政務云平臺建設醫療部門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利用市衛生健康專網,將包括鄉鎮基層醫療機構的全市149家醫療單位與政務云平臺管理系統連接,票據的生成、傳輸、存儲在政務內網“全上線”運行,確保了單位及個人信息安全和數據永久保存,實現互聯網與政府內網“內外結合”,避免了各醫療單位在服務器、數據庫、安全設備等硬件設施上重復投入。在疫情期間各單位資金普遍緊張的情況下,市財政局為全市各級醫療單位節約硬件建設資金近2000萬元,探索出了醫療衛生機構提效率、降成本的有益經驗,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便民利民“加速度”,擴大改革“受益面”。市財政局通過推進財政電子票據改革,用“數字化”改革支撐“便民化”服務,讓群眾、用票單位、財政部門都充分享受到數字經濟紅利。在提高群眾辦事效率方面,開辟銀行柜面、網站、手機App等繳費渠道,繳費人根據非稅收入繳款通知書提供的繳款碼,自主選擇繳費方式。針對手工錄入20位繳款碼不方便等薄弱環節,推行繳費短信推送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繳費難點問題。收款單位款項收訖后,繳費人可即時獲取、即時查驗、即時下載打印,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在提高用票單位工作效率方面,通過用票單位業務系統與票據系統對接,實現全過程系統傳輸、數據共享,用票單位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以泰安市大專院校為例,以前開具紙質學費票據需數臺打印機連續打印一周,再逐張發到學生手上,學生丟票據的情況時有發生。電子票據上線后,僅半天就可以完成上萬名學生的繳費開票手續,受到師生的普遍好評。在提高財政票據監管效率方面,建立了財政智能監督管理體系,增加智能監管模塊,通過梳理各行業票據業務特性,預設364項個性化辨識標準,系統自動識別異常用票行為,篩選可疑票據,進一步堵塞漏洞、防范風險、提升效能。財政智能監督管理模塊上線以來,我市已自動核銷票據23.6萬份、審核率達100%。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