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繁華鬧市里拾取一片“初心”

      繁華鬧市里拾取一片“初心”——參觀蒙藏學校舊址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

       北京西單繁華鬧市中,藏著一處與故宮“年齡相仿”的古建筑——蒙藏學校舊址。如今,這處古建筑多了一重身份:全國首個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3月28日,蒙藏學校舊址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開放儀式在這里舉行,一時間引發關注。隨著旅游市場加速復蘇,這里已成為眾多市民游客的打卡點,自開放以來截至4月18日,已接待4萬余人次觀眾,日均接待約2300人次觀眾。記者近日來到這里一探究竟。

       從西長安街拐入西單北大街,在漢光百貨附近可以看到一個古樸的門樓,這里便是蒙藏學校舊址入口。院落緊鄰西單大街,墻外是車水馬龍、時尚業態,墻內是古樸院落、文物遺跡,古今映照,令人感慨歷史變遷。

       蒙藏學校舊址保護利用工作展陳項目負責人羅存康介紹,蒙藏學校舊址院落有近600年的歷史,是跨越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的珍貴文物。此次在原址上建成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綜合展示黨的民族工作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以及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更富有歷史感和現場感,能讓觀眾深刻了解展覽內容、領會展覽精神。

       記者了解到,蒙藏學校舊址始建于明永樂年間,穿越歷史滄桑,經歷了常州會館、右翼宗學、毓公府、松坡圖書館、蒙藏學校、西單民族大世界商場等不同角色,如今,經過精心修繕,褪去浮塵與雜色,古韻重現、內涵重塑,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展現了蒙藏學校歷史、中華各民族團結奮斗歷程。

       西單大街上,逛街游玩的人們路過這個古樸的建筑時,都忍不住好奇心一探究竟。不少市民游客游覽后感嘆,這里竟藏著600年的歷史,承載著紅色初心,匯聚著各民族特色。

       一位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展館,好奇地問這問那,家長的每一個解答都在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一顆“紅色初心”的種子。

       “在這里看到了很多珍貴照片,策展者一定花費了很大工夫搜集這些歷史資料。”曾從事美編工作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退休職工苑立告訴記者,“我從新聞上看到了開館的消息,所以特地過來看看,展覽中有很多珍貴圖片我很感興趣。”

       這里記錄了蒙藏學校孕育紅色初心的歷程。在孫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影響下,清末民初的蒙古族政治家、教育家貢桑諾爾布提議創辦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的官費學校,1913年3月,蒙藏學校正式開辦,1916年遷至現址辦學。此后,李大釗、鄧中夏等人曾多次到校開展革命工作,這里成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開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陣地,走出了多名少數民族革命骨干。

       這里展現了中華各民族攜手抵抗壓迫、抗擊侵略的偉大歷程。在此展出的“中華一脈同心筑夢——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主題展”,分為共同締造新中國、團結建設新社會、攜手奮斗繁榮路、同心奮進新時代4個部分,共展出420余張照片,280余件實物、檔案。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輝煌成就。

       除了蒙藏學校歷史展陳、同心筑夢展覽,東院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體驗區”以互動、體驗為特色亮點,匯聚了各民族的服飾、音樂、手工藝、醫藥等體驗項目,還有各地的表演團隊駐場展演。

       來自甘肅的表演團隊以馬頭琴獨奏、敦煌飛天舞蹈,贏得游客的陣陣喝彩。明艷亮麗的民族服飾、悠揚婉轉的民族音樂、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與西單商業街的國際化氣息相映成趣。

       “我在附近上班,聽同事說起這個場館,今天專門過來看看。”市民賈先生說,“大家對民族特色演出很感興趣,大人孩子圍成一圈,這種氛圍或許就是體驗館的意義所在。”

       記者采訪當日,陸續有大批團隊游客、散客進入體驗館,他們有的來自黨政機關,有的來自企業,有的是附近的居民,有的是在京游玩的外地游客。大家共同漫步在古老庭院,重溫歷史、重拾初心、感受民族團結的氛圍。

       羅存康表示,體驗館作為展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特色窗口,為首都核心功能區增添了新的紅色坐標。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蒙藏舊址騰退修繕和活化利用,也是保護、管理、運用好革命文物和紅色資源的典型案例,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