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東省春季黃河大集東營啟動 民眾樂享沿黃“好品”
中新網東營4月18日電(記者 李欣 沙見龍)“這次帶來1000多個十二生肖盤繡產品基本銷售一空,現場還收到了來自多個兄弟省份的訂單。”17日,在黃河入海口——山東省東營市啟動的2023山東省春季黃河大集上,來自青海省西寧市的土族繡娘胡蘭索卡收獲滿滿。
2023山東省春季黃河大集是在東營舉行的黃河文化論壇系列配套活動之一,分為“沿著黃河遇見海”沿黃九省(區)手造民俗展、特色農產品區、市集演藝區、沿黃美食區等不同展區,力爭通過系列黃河大集聚人氣、促消費、展形象、強信心。
當天,沿黃九省(區)手造民俗展吸引了眾多民眾參觀。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展會分為黃河金藝、繡藝、民藝、泥作4個主題展區,分別陳列著沿黃非遺手造高品質產品,各項目傳承人在現場制作展演,讓民眾近距離感受傳統手造的獨特魅力。
胡蘭索卡從事土族盤繡手工技藝已有20多年,在這場活動中不僅收獲了訂單,還領略、學習了其他沿黃省(區)的特色文化及傳承發展經驗。在她看來,隨著黃河國家戰略的實施,黃河流域的經濟、生態、文化等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為從事文化事業的她注入了十足信心,她將在傳承弘揚當地特色文化的同時,繼續深耕盤繡技藝,帶動當地民眾增收致富。
來自陜西省寶雞市的鳳翔泥塑吸引了眾多游客觀賞。據該市鳳翔區非遺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呂忠強介紹,鳳翔泥塑已有3000多年的傳承歷史,具有鮮明的漢唐造型藝術特點,以饕餮紋等傳統紋飾和蓮花、牡丹等吉祥寓意的花卉為主要圖案,呈現出韻味十足的地方特色。他發現,此次活動集中展示的作品,制作均取材自然,又融于自然,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人和諧、生生不息的生態智慧。
“參加此次活動,可以更集中地感受黃河沿岸的風土人情以及人們的藝術追求。”談及參與活動的感受,敦煌舞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試高級教師高彩晨告訴記者,沿黃九省(區)雖然在版圖有距離,民族和文化特色各有不同,但當大家聚在一起,那種溫暖和熱情是共通的、一致的。“作為青年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傳播弘揚地域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民族向心力、凝聚力。”
作為黃河入海省份,近年來,山東省持續推動文化“兩創”和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培育黃河民俗節會品牌。自2022年組織開展黃河大集活動以來,山東全省共舉辦線下市集1.6萬余場,銷售額近52億元(人民幣,下同);組織線上直播帶貨活動2.5萬余場,銷售額超110億元。
據了解,此次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黃河文化論壇,以“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為主題,旨在開啟黃河文化國際傳播新篇章,弘揚黃河文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