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6萬余輛公務用車納入平臺集中監管,形成公車管理全省一張網
4月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行政事業單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山東將全省6萬余輛公務用車納入平臺集中監管,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立體式、全覆蓋”公務用車管理“全省一張網”。
公車管理備受社會關注,目前,山東省公務用車管理工作總體情況如何?發布會上,山東省機關事務局公務用車管理處處長黃仕群介紹說,2016年,全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從總體上看,改革降低了公務交通運行成本,提高了政府公信力,有效促進了黨風政風和廉政建設。
近年來,山東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公務用車管理基本實現“管理規范、保障高效、監督透明、厲行節約”的目標。
制度標準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山東把法治建設作為基礎抓手,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優化頂層設計,出臺“1+3+N”政策規定,即出臺《山東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以及《山東省公務用車平臺管理辦法》《山東省省級機關公務用車管理細則》《山東省黨政機關定點保險定點維修定點加油管理辦法》等相關領域配套政策和具體工作流程,公務用車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按照“突出重點、梯度推進、建用并舉”原則,對公務用車配備更新、處置等7項地方標準進一步細化,全省公務用車全生命周期管理標準框架體系不斷健全,為公務用車精細化管理夯實了根基。堅持以實踐需求為遵循,引導各地探索個性化保障機制,針對工作難點、堵點及管理瓶頸,出臺相關制度規定,固化工作成果,填補管理空白,充實完善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省市縣三級出臺配套制度規定30多項,濟寧、東營、德州、淄博等市出臺5項地方標準和50多項內部管理規范。
公務出行多元化保障漸成體系。各級在使用定向化車輛保障外,認真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研究提出保障思路和措施,因地制宜創新保障方式,努力破解公務用車不敢用、不好用、不夠用問題。首先,用好用足定向化車輛保障。除必須配備到部門的車輛外,其他車輛打破部門界限統籌使用,保證了基層調研“下得去”、處理現場問題“到得快”。其次,租賃社會汽車保障。定向化保障車輛不能滿足必要的公務出行,可按照“購買服務”方式,租賃通過公開方式選定的社會汽車租賃企業車輛保障公務出行。再次,采取公共交通方式保障。全省16市通過優化增設公交線路、設立公交政務專線等方式,保障公務出行需求。
“兩化”融合推動公務用車管理更加規范高效。以省公務用車管理平臺為支撐,將標準嵌入平臺,實現標準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標準牽引、信息賦能”,推動公務用車管理提效升級。確立“標準牽引、規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強化標準落地落實。以信息平臺建設推動標準實施,提升公務用車管理集約、節約、高效。優化平臺流程再造,公務用車管理保障實現規則統一、管理統一和數據統一。強化數據分析應用。定期開展運維費用、租賃車輛費用、車輛使用率、出行軌跡重疊率“雙費雙率”分析。省直公車使用率逐步提升,2021年同比增加20.69%。將全省6萬余輛公務用車納入平臺集中監管,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立體式、全覆蓋”公務用車管理“全省一張網”。
實踐創新助力全省公務用車管理整體水平提升。2020年11月,全國公務用車管理專項領域示范點建設落戶山東,圍繞國管局“一體兩翼”部署,緊盯“走在前、開新局”目標定位,扎實開展專項領域示范點建設。在抓好國家級示范點建設同時,同步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示范點建設。高起點制定建設方案,確立了“標準牽引、信息賦能、集約節約”的工作思路,明確了“七項標準、十城試點、一網通管”的重點任務,召開推進會、交流會,對先進典型做法復制推廣。2022年5月,省機關事務局確定青島、博興等10個單位為省級“公務用車管理專項領域創新引領實踐單位”。
黃仕群介紹說,2020年9月,全國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統計報告工作推進會暨公務用車管理現場會在山東召開。經統計,2020年全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運維費用同比減少1.06億元。2020年11月,山東省公務用車管理平臺被列入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典型案例,2021年1月,山東省公務用車管理平臺“全省一張網”被評為山東省大數據創新應用典型場景。2022年4月,省機關事務局和東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被國管局確定為全國首批“公務用車管理專項領域創新引領實踐單位”。2022年12月,省機關事務局公務用車管理被省財政廳列入典型案例。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