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倉山區:“網格細分 支部下沉”求解“大社區”治理難題
新華社福州4月5日電題:福州倉山區:“網格細分 支部下沉”求解“大社區”治理難題
新華社記者鄭良、陳弘毅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人口向工業園區、產業小鎮、大型住宅區、商圈等集聚,人口上萬乃至數萬的“大社區”不少,日益考驗基層治理“繡花”功夫。
記者近日在福州倉山區蹲點采訪發現,去年以來,當地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路徑,通過重塑基層網格、支部下沉、整合治理資源,正在破解基層治理中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堵點難打通等問題。
倉山區金山街道中天社區面積不到0.5平方公里,但轄區內的5個小區樓棟密集,入住率高,總戶數5000余戶,常住人口超過1.3萬人。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卉告訴記者,過去,社區大事小情全靠13名社區兩委人員,轄區情況難以及時掌握,服務群眾難免捉襟見肘。
去年起,中天社區改變此前社區只設一個網格的做法,重塑網格,同時將黨組織從社區向下延伸到小區和樓棟。陳卉說:“我們將每個小區劃為1個網格,每個網格成立黨支部,社區兩委人員下沉到網格任網格長,從小區內的離退休人員、熱心居民、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中選拔優秀黨員擔任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同時設置樓棟長、單元長。”
如今,中天社區的治理力量擴充到上百人。樓棟長、單元長承擔日常巡訪、糾紛調解等職責,將發現的小區綠化帶破損、電梯故障、鄰里糾紛等問題上報網格和社區,群眾“身邊事”的解決速度大大提升。
倉山區作為福州主城區之一,居民小區、商圈和工業園區聚集,常住人口超過110萬。倉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湯國勤說,聚焦城市發展新情況新要求,倉山以黨建引領網格管理為抓手,推動構建橫向有效覆蓋、縱向貫通到底的治理體系,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記者了解到,倉山結合居民住宅區、轄區單位交錯分布的社會現狀,在全區共設置小區網格852個、單位網格2084個,并依托網格全覆蓋建立黨組織,構建以網格黨組織為主體的網格治理單元。目前,全區引領基層治理的黨支部數從原先的618個增至2724個,基層黨組織更細更實。
做細做實組織的“毛細血管”后,不少社區積極推動在職黨員常態化參與社區治理,讓鄰里從“陌生”變為“近鄰”。
倉山區臨江街道菖蒲社區三盛巴厘島小區總戶數480戶,人口1200多人,過去不少居民雖然是鄰居,但“門對門、陌生人”。社區黨委書記鄭彩玲說,去年,社區走訪業主中的黨員干部,以及在職醫生、教師,鼓勵他們利用工作外閑暇時間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目前,有70多名在職黨員主動亮出身份,組建了“三盛鄰聚力”志愿服務隊,并下設鄰里和諧、安全警衛、衛生健康等3支專項服務小隊,為小區居民提供服務。
誰家小孩夜里發燒,不僅能在家門口就診,業主中的醫生還會及時“支招”;居民發現治安隱患,可以隨時聯系小區里的在職民警?;突ブ嗔耍咴谛^里,居民們互相打招呼和笑臉也多了。
隨著基層治理力量不斷充實,越來越多的群眾從“在一旁看”變為主動參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倉山區各村(居)呈現出多樣形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倉山區倉山鎮先鋒村村民石東升指著門前的一條臨河小巷告訴記者:“過去各家各戶只管屋內衛生,村里聘請的保潔員雖然每天清掃,但路上還是常見垃圾、污水、雜物。”
先鋒村黨委書記陳志強告訴記者,為了變“大家看”為“大家干”,村兩委去年起定期組織各網格的黨員和志愿者打掃衛生,逐步帶動全體村民參與。村里還制定了積分獎勵辦法,自家門前公共區域整潔的,可以獲得積分并兌換盆栽。如今,各家各戶主動將門前打掃得干干凈凈,越來越多的盆栽讓小巷環境更加優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