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泰安持續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

      文明之花開遍泰汶大地

       ——泰安持續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上)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亮麗名片,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支撐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泰安始終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全市上下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愛護、維護這座城市,取得一定成績和進步。2021年,我市綜合測評成績居全國114個地級文明城市第35位、全省第3位,實現了“一年一個新臺階、年年都有新進步”的目標。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中,始終堅持高站位、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聚焦重點、攻克難點、打通堵點,守牢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豐碩成果,讓文明之花開遍泰汶大地。

       泰安小美

       無處不在擦亮城市底色

       暑往寒來,日升月落。在泰城的每一處角落都可以看到“泰安小美”志愿服務隊的身影。他們配合社區網格員定期開展常態化衛生死角清理工作,以實際行動改善社區人居環境。活動中,大家彎腰撿拾煙頭,清掃路面垃圾、落葉及垃圾桶旁散落的生活垃圾,確保社區環境整潔。“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每周都會對院子里的死角進行清掃,我們看到后覺得心里暖暖的。”市民劉女士說。

       人人小美,成就城之大美。近年來,我市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持續打造“泰安小美”志愿服務品牌,熱心的“紅馬甲”遍布泰城的每個角落。在泰山區岱廟街道東湖社區,有一支青年志愿服務先鋒隊,他們參與環境整治,主動打掃社區衛生;關愛老人,熱心扶弱助殘;上門服務,進行家電維修。在泰山區財源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宣講活動,讓垃圾分類知識更加深入人心。在泰城各個社區,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處處都有“泰安小美”的身影,他們用行動書寫甘于奉獻的志愿者之歌,如春雨般滋潤著這座城市。

       為打響“泰安小美”志愿服務品牌,我市出臺《泰安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完善工作制度、工作機構、資金保障、激勵回饋。全市組建“泰安小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2.2萬余支,培育“泰安小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120萬余人。廣大“泰安小美”志愿者定期開展大規模“清潔家園”“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集小美成大美,為鞏固和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注入了正能量。

       黨員報到

       引領帶動提升城市文明

       在岱岳區天平街道巖莊社區的每一個樓道里,都有一張特殊的“全家福”。每張照片中的人物彼此沒有親屬關系,但大多數人都有著同一種身份——黨員。2022年4月以來,岱岳區聚焦社區基層治理難題,創新開展黨員居住地社區報到,引導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打造“七星”和美社區,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讓黨員亮明身份、作出表率,以身作則帶動群眾服務社會,是近年來泰安創建文明城市的創新做法之一。“我們把報到黨員的照片、聯系電話貼在樓道口,這個單元有什么事,居民可直接聯系黨員,不用出樓就把問題解決了。”岱岳區天平街道巖莊社區黨委書記張桂玲說。

       王兆德是巖莊社區的一名黨員,如今在區民政局任職。王兆德在工作閑暇之余,積極發揮自身所長,向社區群眾科普民政法律知識,幫助解決社區鄰里及家庭糾紛,為文明和諧社區建設出了不少力氣。廣大黨員積極參與打掃公共區域衛生、引導居民規范行車停車等社區公益活動。截至2022年底,岱岳區共有18256名黨員干部職工報到,12778名認領服務崗位,累計參與核酸檢測、文明城市創建等志愿服務8000余人次。

       市直部門同樣在參與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以來,該局結合自身職能,600余名黨員到29個社區廣泛開展“雙報到”活動,共開展疫情防控、垃圾分類、綠化美化、文明養犬等志愿服務活動350余次,4300余人次參與活動。

       文旅融合

       多姿多彩盡展城市魅力

       城墻高聳、宮殿盤郁、街巷古樸、燈火璀璨、舞女蹁躚、美食琳瑯滿目……走進坐落于東平湖畔的大宋不夜城,眾多游客恍若夢回千年。近年來,東平縣以現有水滸影視城景區為基礎,對標先進,尋求文旅發展新模式,共同打造集古鎮風情與宋文化街區于一體的全新旅游目的地。據統計,大宋不夜城自2023年1月7日開園至3月18日,共接待游客123.31萬人次。大年初一入園游客更是達到13.09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在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上,東平縣獲“第四批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授牌,岱岳區同時獲評“2022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

       讓文化豐富生活,讓旅游增添魅力。泰安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緊緊抓住“文旅融合”這一關鍵因子,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實現新發展。在文旅轉型升級方面,2022年,泰安著重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泰山秀城、國際文化大數據(泰山)產業城等一批項目落地開工建設,泰山新聞出版小鎮簽約項目8個,機械工業出版社等2個在建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億元,人天書店等3個項目建成運營,實現營收5680萬元;推進數字賦能旅游工作,泰山“無證明智慧景區”被評為全國“2022智慧旅游創新項目”;建設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運用數字手段展示1000余件(套)藏品、近300余項非遺項目。

       器樂合奏《月圓花好》感情真摯、獨唱《陽光路上》節奏流暢明快、廣場舞《萬疆》舞步整齊……2022年7月1日,泰安舉行“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暨“文藝輕騎兵、惠民走基層”消夏晚會,讓優秀文化滋潤群眾心田。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泰安2022年開展各類文化活動5.3萬場次,放映農村公益電影7.48萬場次,送戲下鄉演出達4610場次;建成文化館分館106個、圖書館分館173個、“泰愛讀”書香驛站11處、城鄉書房68家、“文旅家園”10家,開展全民閱讀活動300余場次,進一步滿足了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為城市文明增添了多彩的魅力。

       在謀劃文明城市創建這步大棋上,泰安自始至終緊盯主要矛盾,提振精氣神,激發新活力,以強大的組織動員力、統籌協調力、貫徹執行力,形成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一股不竭動力。唯有內心形成強大動力,內外配合衍生合力,上下一心鑄就實力,才能厚植出養料充足的沃土,讓文明之花開遍整座城市,文明芬芳沁潤千家萬戶。

      文明讓城市更溫暖

       ——泰安持續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下)

       創建為民、惠民、靠民。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面子”,還在于柴米油鹽、最具煙火氣的“里子”。全國文明城市既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也是體現群眾生活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標志。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道路更干凈通暢了,城區更和諧宜居了,市民更文明和善了……以文明創建持續推動城市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為民生福祉大文章增添了豐富色彩,文明,讓城市更溫暖。

       城市面貌更新

       文明創建品質提升

       “現在樓房增加了保溫層,又重新粉刷了一遍,樓頂防水層重新做了,路面也鋪上了瀝青,老小區現在也跟新小區一樣好了!”家住泰山區財源街道松園小區的翟大爺面對如今煥然一新的小區,十分高興。

       老舊小區改造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是一座城市文明、民生溫度的最真實寫照。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其作為保障民生需求、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舉措,針對群眾居住環境差、周邊設施不完備、生活不方便等問題,下大力氣解決。2022年,我市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82個,涉及1754棟樓、60769戶居民,改造面積達554.49萬平方米;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新建改建社區服務用房792平方米。今年,我市繼續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全市計劃改造150個項目、366個小區,改造面積達457.28萬平方米,涉及48757戶居民。我市將聚焦為民、便民、安民,切實在改善環境、優化設施、提升服務方面實現新突破,做到應改盡改、能改則改,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2年7月,嶄新的靈山大街跨辛泰鐵路立交橋跨過閃光的鐵軌,暢通了泰城東部的交通循環,為周邊群眾送去生活的便捷。近年來,我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解決民生訴求,在打通出口、打通連接線、打通城市“動脈”、解決好“斷頭路”“卡脖子路”上出實招、辦實事,相繼打通了以擂鼓石大街、迎勝路南段、北上高大街為代表的“斷頭路”,并快速推進明堂路、擂鼓石大街東段、靈山大街東段、博陽路跨省莊互通立交橋等重點道路建設工程,打通了一條條城市“血脈”,讓城市文明的春風在康莊大道上吹拂。

       城內路路暢,城外高速聯。“山東最美高速”濟泰高速公路將兩地間的行車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寧梁高速、新寧高速讓新泰、寧陽、東平3個縣(市、區)實現高速串聯;青蘭高速泰安至東阿段結束了泰安至聊城沒有直通高速的歷史……目前,我市已建成多個高速公路項目,真正實現了發展“加速跑”。

       民生溫暖持續

       文明創建內外兼修

       城市的溫暖,體現在群眾一朝一夕的柴米油鹽,體現在群眾日復一日的衣食住行。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民生“雞毛蒜皮”的小事被當作“發展大事”,廣大市民在共建共享中收獲了更多的幸福感。

       春天,泰山腳下綠蔭成片,花木深處傳來一陣陣瑯瑯的讀書聲。2020年5月,泰山馮玉祥小學新校正式啟用,有效緩解了周邊群眾子女入學難的問題,成為我市優化教育布局、擴增優質資源的現實案例。從曾經的“有學上”到如今的“上好學”,我市積極在新建、改擴建中小學上下功夫,增加學位20余萬個。2022年,我市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5所,新增學位1700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12所,新增班級307個,新增學位14775個。我市“校校通”“班班通”均實現全覆蓋,適齡兒童受教育權更有保障,群眾牽掛的孩子上學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中午11時,泰山區邱家店鎮王林坡村的“幸福食堂”里,老人們來來往往,分時就餐,僅能容下15張飯桌的小屋里充滿了幸福的味道。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社區老年“幸福食堂”建設,著力解決老年人就餐難問題,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截至今年,我市累計建成老年人社區“幸福食堂”217處,老年人不用走遠就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安享幸福晚年。

       “我在一個窗口就辦好了全部業務,省時又省力,真是太便捷了。”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社保醫保大廳,窗口工作人員根據王女士提供的信息,通過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大數據共享平臺,僅用幾分鐘就完善了相關證明,這讓王女士不需要再到民政、衛健、社區等部門來回奔波開證明。近年來,我市進一步打破數據孤島,大力推進數據資源匯聚、治理、共享和應用,充分發揮數據基礎資源作用,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讓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打造智慧城市服務新模式。自“無證明社保”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共辦理“無證明社保”服務事項4.3萬件,經辦承諾事項校驗業務1863件,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

       和諧氛圍濃厚

       文明創建亮點紛呈

       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行深致遠、長遠見效,離不開和諧融洽的社會氛圍的打造,離不開創新實踐載體、全民共建共享的推動合力。在岱岳區道朗鎮里峪村,每個月的22日是村里老人的“免費理發日”,這一天,志愿者會早早來到愛心理發屋,為老人提供免費理發服務。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岱岳區按照“五有標準”建成岱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11個鎮(街道)、479個村(社區)、36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同時,岱岳區在全省率先成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研究所、協同創新中心,編寫通俗易懂的500句文明實踐“三字經”和30萬字的宣講教材,累計開展宣講6300余場次,服務群眾90萬人次。目前,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2.2萬余支志愿服務隊伍、120萬名“泰安小美”志愿者遍布城鄉,肥城市、岱岳區被評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創建者。市文明城市創建辦堅持自上而下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在全市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評選活動及道德講堂、道德模范巡講巡演等實踐活動,廣泛發動各級各部門、群眾團體、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等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同時,堅持正面導向和反面曝光相結合,激發全民參與熱情,營造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行動的社會氛圍,構建起“全民參與、全域創建”的工作格局,繪就了全民共治共享“同心圓”。

       文明浸潤城市,創建惠及民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市牢牢抓住造福民生的主要命題,立足實際、創新思路,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打造為民陣地,服務民生,暖民心、解民憂、增民利,真正詮釋了全國文明城市的人文內涵,讓未來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的步伐走得愈發堅定有力。

      (記者 秦浩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