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期待深化馬中科技交流合作——訪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
新華社吉隆坡3月29日電專訪:期待深化馬中科技交流合作——訪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
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汪藝 梁慧文
3月13日,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于3月29日至4月1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并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馬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近日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科技造福民生經驗豐富,期待進一步深化馬中科技交流合作,歡迎中國優秀科技公司赴馬投資,共同發展。
中馬兩國在農業、科技、教育、文化、傳統醫學、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順利發展。1992年兩國簽署《科技合作協定》,成立科技聯委會。近些年兩國政府間交流互動更加密切,科技人文交流持續升溫。在疫苗研發、空間科技、中醫藥、人工智能、大數據、熱帶農業等領域開展了諸多務實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鄭立慷對中國創新驅動戰略帶來的科技創新及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他說,中國在科技發展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尖端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中國的科技創新在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方面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比如在人工智能、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生物科技、糧食安全等領域,用科技改善民生,值得學習借鑒。
鄭立慷說,馬來西亞在與中國科技合作的過程中受益匪淺,主要是得益于中方開展的技術轉移。他希望未來馬來西亞還可以與中國在衛星制造、遙感技術等領域開展更多交流。
3月13日,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鄭立慷表示,他在生活中體驗最多的就是中國創新為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帶來的改變。例如,馬來西亞最流行的移動支付品牌“一觸即通”近年來快速發展,推出了包括電子錢包在內的多種服務,這離不開馬來西亞公司與中國公司的密切合作。
談及過去訪問中國時令其印象深刻的中國科技名片,鄭立慷特別提到高鐵。他說,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高速鐵路網,在這方面的科技地位毋庸置疑。他希望可以通過與中國合作提升馬來西亞軌道交通水平,讓馬來西亞的交通更加通暢。中馬合作建設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希望馬來西亞人以后也有機會享受到高鐵的便利。
談及中國科技創新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鄭立慷說,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是最直觀的。中國近年來大力發展包括太陽能、風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都是在減排和低碳發展方面的成果。在運用科技保護環境領域,他相信馬來西亞和中國有很大合作空間。
采訪過程中鄭立慷還強調人員交流的重要性。他說,目前馬來西亞不少大學和中國高校都有緊密的合作,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特別是開展學生和青年技術人才的交流。
鄭立慷認為,中國的科技創新與對外交流合作促進了中國與各國共同發展。談及一些西方國家制裁中國的“卡脖子”等行為,他說:“馬來西亞不會屈服于任何一個國家的壓力。對馬來西亞來說,發展經濟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只要能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好處,我們都會歡迎。”
最后,鄭立慷還向中國科技公司發出邀請,歡迎優秀的中國科技公司來馬來西亞,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電動車等領域進行投資。他表示,優秀的中國公司不僅能帶來先進的技術,還能帶來相應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經驗。馬來西亞一定會提供便利的平臺,幫助這些公司不僅走進馬來西亞的市場,并得以輻射整個東盟市場甚至國際市場。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