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見】“民主峰會”?連徒有其表都算不上
“為什么大家都不看美國的‘民主峰會’?”
“因為它是美國導演的又一出政治情景喜劇?!?/p>
“它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
美國張羅的第二屆“領導人民主峰會”要開始了。奇怪的是,媒體關于這方面的報道很稀少。在西方社交媒體為數不多的討論中,人們的關注點也不是會議內容,而是它背后的意圖。
美國政府說,這次會議與哥斯達黎加、荷蘭、韓國、贊比亞四國一道主辦。為什么是這四個國家?有媒體分析,它們分別來自拉丁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是美國精心物色的各洲“代理人”。然而,除了美國自己發布的幾條語焉不詳的聲明外,這些“共同主辦方”基本上都是靜悄悄,好像沒這回事兒一樣。
“想想美國目前的民主狀況,我不認為美國具備這種‘道德上’的領導權。” 在接受《銳見》采訪時,墨西哥政府行政及公共政策研究小組副研究員埃內斯托·貝拉斯科·桑切斯直言不諱地說。
時至今日,美國2021年舉辦的第一屆“民主峰會”的慘淡仍歷歷在目:20多國拒絕參加、線上觀眾寥寥、沒有任何正式成果.....會場上,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痛批美國干涉玻利維亞內政;會場外,抗議者高舉標語,為“美國民主之死”舉辦“葬禮”。
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卻想要“醫治全球”?這實在太諷刺了。美國這場得不到響應的全球公關表演,只會適得其反。
在與“民主峰會”相關的聲明中,美國聲稱要討論“人權”、種族平等等議題。諷刺的是,看到這些議題,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典型“差等生”——美國。
3歲——一個充滿陽光與希望的年齡。但在美國,它卻和恐懼與死亡發生聯系。前不久,一名3歲美國女童在臥室意外開槍射殺了4歲的姐姐;今年1月,一名3歲美國男童在家中床頭柜拿到父親的一把手槍后,意外開槍自殺......美國槍支暴力的陰影,深深籠罩了青少年和兒童。統計數據顯示,槍擊已成為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大死因。
“我們這代人,從沒有安全地上過學。”美國密歇根州校園槍擊案幸存者雅各布·圖米說。美國是世界上校園槍擊事件最多的國家。在2012年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發生后,校園槍擊防范演練在全美推廣。找個藏身地、鎖上門用重物抵住、關燈等待......直到警方找出兇手,這是當下美國學生習以為常的“就地避險”操作。
“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被刻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但幾百年后的現實是,很多處在美好年華的生命,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權利。
蠶食年輕生命的,還有毒品。目前,毒品和藥物濫用成為美國最具破壞性的公共危機之一。據統計,青少年群體是美國吸毒過量死亡人數增長最快的年齡組。
槍擊頻發、毒品泛濫的背后,有著復雜的歷史和文化因素。但其中有一股共同的力量格外顯眼——金錢。據“公開的秘密”網站統計,1998至2022年,擁槍團體花費了高達1.904億美元用于游說;在第117屆國會中,曾獲美國全國步槍協會資助的議員多達262位。同樣的,在稅收、游說的巨額誘惑下,美國政府選擇了利益,積極推進大麻合法化。
“把金錢奉為神明,它會像魔鬼一樣降禍于你?!庇鴦∽骷液嗬し茽柖∵@句話,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美國當前民主亂象。
“老有人問我今晚有沒有打算撕掉拜登總統的講稿。我不相信撕講稿的戲劇效果。”今年2月,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國情咨文演講前這樣說道。當時人們擔心,上任議長佩洛西手撕總統講稿的鬧劇會再度上演。
過去幾年,美國兩黨相互拆臺、惡意否決法案、國會山騷亂.....《紐約書評》指出,美國已經是“兩國之國”。美國的權斗如此激烈,以至于熱播美劇《紙牌屋》主演親自向麥卡錫請教,如何飾演一個美國政客的角色。
1796年,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指出,派系的輪番統治滑向黨爭,本身就是可怕的專制主義。現在來看,這已成為事實。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王鴻剛認為,“美國兩黨內斗升級,政黨利益、集團利益被置于國家利益之上,國家機器淪為政黨謀取私利的工具,這是一種‘專制’的體現”。
“誰來解決一下我們的問題?”明尼蘇達州“毒火車”脫軌事故受害者還在苦苦掙扎,當地又曝出隱瞞了4個月的核電站泄漏事故......當政客們把精力放在黨爭上,誰還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有的人露宿街頭,有的人淪為槍下亡魂,有的人被仇恨毀滅,有的人在邊境線上死去......這就是美式民主之下的眾生相。美聯社稱,幾十年來,美國全國范圍內的兩極分化日益加劇,人們對民主普遍感到絕望。
“美式民主”內里早已腐壞,卻要在世界播撒破壞和死亡的種子。
“誰為我父親的死負責?”
“我只能拿著僅存的兩張照片和父親使用過的手表,在模糊的記憶中,尋找父愛的痕跡。”
“失去了所有親人,孤身留在人世間。”
“失去了家人、自由、感情,和整個人生?!?/p>
……
伊拉克戰爭爆發20年后,當地民眾的控訴,無法說盡他們承受的傷害與痛楚。以“民主”之名發動戰爭、粗暴干涉他國內政——這在美國歷史上實在是太多了。
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報告顯示,1776年至2019年,美國在全球進行了近400次軍事干預,其中34%針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23%針對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當前,美國對中東、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軍事干預呈上升趨勢。從敘利亞的滿目瘡痍,到阿富汗的毒品泛濫,再到利比亞內亂不斷,美國都是背后的亂源。
民主本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卻在美國的禍亂下,變成了推行霸權的工具。
當前,全球面臨一系列挑戰,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各國、尤其是大國間的密切合作。美國以意識形態劃線搞的所謂“民主峰會”,實際是糾集伙伴和擴展勢力的工具。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將世界劃分為對立陣營,是“人類最不需要的東西”。
“美國兜售的‘民主峰會’甚至連‘徒有其表’都算不上,更沒有任何實質。這場旨在挑動分裂和對抗的‘虛假峰會’,注定以失敗告終。”王鴻剛認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