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時評|文明出游 不負春光
草長鶯飛、春光燦爛,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大家春游的熱情持續高漲,根據旅游平臺數據統計,近一個月以來與春游相關的旅游產品預訂量快速增長,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旅游市場迎來強勢復蘇,令人欣慰,同時,一些不文明旅游現象時有發生,3月25日,有網友爆料,泰山風景區玉皇頂一個許愿池邊,兩名家長放任孩子跳進許愿池里撈錢。目擊者王女士稱,這一家人先是用手杖撈游客扔的紙幣,另一個男孩的家長抓著孩子的腿探身去撈錢,隨后男孩直接跳進許愿池拿了一大把硬幣出來給家人,用于繼續向池內投擲許愿。全國各地的游客很多,大人不制止反而放縱這種行為,非常不文明,希望大家文明旅游。
因為疫情原因,積攢了三年的春游需求得到集中釋放。或和家人一起,或約三五好友,打點行囊,走出家門,擁抱青山綠水,投入芬芳花海。賞半城花、覓一城春,親近自然、追夢田園,感受大自然的造化神秀,休閑散心,難得的放松時光,然而,如果所到之處看到的是的一些不文明的舉止,肯定敗壞游玩興致,降低出游體驗。在放飛思緒、愉悅身心之時,必須答好文明出游這道必答題,才能真正坦然享受閑適安逸、怡淡靜謐的美好時光。
出門踏青,賞的是春光,比的是素質,考驗的是自律。春游不文明行為表面看是游意正濃、一時興起,實質上是頭腦里缺少文明旅游這根“弦”。在道德觀念的“根”上出了問題,才會導致任意亂為、丑相百出。因此,個人和團體都要時刻意識到出游是賞美景,不是毀環境、添負擔。每到一處都要自覺約束,心中有把“戒尺”、腦中有盞“紅綠燈”,把文明出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旅途中,無論景色再美、游興再濃,都遵守文明旅游義務,踐行文明旅游管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自身行動保護好目的地的生態環境和公共利益。文明旅游為風景增色,才不負春光不負美景。
旅游是一種享受,更是一面鏡子。“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下,能夠依然遵守規則、依然主動保護環境,才是真正的文明。同時,面對不文明行為,還要敢于說“不”,因為,文明面前,沒有“看客”。文明的沉默,就是對不文明的縱容。做好文明傳播使者和文明中人,對于不文明行為,挺身而出、予以制止。約束自己、提醒他人,傳播文明、爭做文明使者,讓崇尚文明成為風氣,營造溫馨舒適的旅游氛圍,成就別樣風景線。
沒有文明,就沒有“詩和遠方”。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文明是出游的必需品,須知,最美的風景,是出游路上的文明,踏青賞景的路上,讓我們一起扭緊文明旅游的思想“閥門”,展現文明之美,維護文明和諧秩序,用文明擁抱大好春光,讓文明出游成為春天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文/樂兵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