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鶴崗到北京 她為速度滑冰跨越1600多公里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題:從鶴崗到北京 她為速度滑冰跨越1600多公里
新華社記者張驍
從黑龍江鶴崗到北京,路程1600多公里,但對金田馨來說,追夢之旅并不遙遠。
26日,第八屆大眾冰雪北京公開賽暨首屆“冰絲帶”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賽第二站比賽在國家速滑館收官,11歲的金田馨勇奪少年乙組500米冠軍。
“爸爸、媽媽,我在北京冬奧場館里圓夢了。你們看直播了嗎?”噙著淚,這位11歲的小姑娘激動地把名字寫在“冰絲帶”市民記錄墻上。
金田馨來自東北小城鶴崗,練習速度滑冰三年。為了在“冰絲帶”參賽,3月24日,教練李海霞帶著她和7名小選手從鶴崗出發(fā),先乘高鐵到哈爾濱,再轉(zhuǎn)乘過夜火車一路南下。
“到了北京火車站,再換地鐵、坐公交,一路奔波但沒有一個孩子叫苦。”李海霞說,尤其親眼看到這座冬奧場館,興奮之情難以言表,疲憊一掃而光。
從鶴崗到“冰絲帶”,這段“速滑故事”跨越了1600多公里。
一個多月前的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一周年,國家速滑館舉辦首屆“冰絲帶”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賽首站比賽。比賽規(guī)模不大,但小城百姓很關注。在鶴崗,李海霞利用閑暇無償培訓青少年滑冰多年,分享比賽消息后,大家沸騰了。
“孩子們爭著報名。有家長說,要是火車票不好買,咱坐飛機也得去!”很快,他們盼來了第二站比賽。“冰絲帶”也確認,非常歡迎外地朋友參賽。
“最快的冰”又平又韌,金田馨沒滑過這么好的冰。一次難忘的奪冠經(jīng)歷,成為她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小姑娘想再來一次北京,刷新自己保持的紀錄。
讓老百姓在冬奧場館“唱主角”,是“冰絲帶”做好場館運營的初心使命。“首站比賽70多名選手參賽;第二站參賽人數(shù)翻倍,還有不少冠軍回來‘衛(wèi)冕’,這激勵我們把群眾比賽辦得更好。”國家速滑館公司副總經(jīng)理程淑潔說。
程淑潔告訴記者,國家速滑館下個月將舉辦全國青年速度滑冰錦標賽,年內(nèi)計劃舉辦一場國際速度滑冰賽。群眾的熱情參與、冰雪運動的闊步發(fā)展,正為北京冬奧場館賽后利用持續(xù)注入活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