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要抵制浪費之風抬頭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評論員 鄭世偉 審核 王婷婷)今年是商務部確定的“消費提振年”,各地積極響應,紛紛出臺了各種鼓勵政策,消費市場活力十足。但在熱情涌動的消費中,“舌尖上的浪費”卻悄然抬頭。據新華社報道,餐飲浪費情況在多地仍有發生,婚宴、自助餐、豪華酒店為浪費“重災區”。可以說,近年來“光盤行動”的開展,讓浪費之風得到大力整治。然而,浪費之風的抬頭提醒我們這項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我們要正確認識到消費不等于浪費,在提振消費的同時,要抵制浪費之風抬頭。
消費和浪費,一字之差,謬以千里。從字面上看,現代漢語詞典對消費的解釋是“為了生產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質財富或接受有償服務”,而對浪費的解釋卻是“對人力、財物、時間等用得不當或沒有節制”。在日常生活中,消費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浪費卻是揮霍無度,兩者有本質區別。甚至有聲音說,浪費也是一種提振消費的形式,也會促進經濟發展,這更是一種缺乏辯證思維和長遠眼光的錯誤認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毋庸置疑。而浪費不僅降低了人民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消費能力,也造成了生產資料的無謂消耗,更違背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艱苦樸素。餐飲浪費不僅給我國糧食生產帶來較大壓力,由此產生的大量廚余垃圾還會導致環境污染。由此可見,將浪費視為提振消費的形式,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短見,會直接損耗消費活力和消費后勁,會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大損害。“消費提振年”提振的是什么?商務部在新聞發布會上早已明確表示: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向綠色、智能、健康、品牌、時尚方向發展。“消費提振年”提振的是活力,提振的是信心,提振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振的絕非是奢靡之風。反對浪費不僅與提振消費不矛盾,還會增強消費信心和活力。
近日,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圍繞餐飲外賣、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浪費等重點問題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我市將通過開展專項行動,依法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行為,將節約理念貫穿餐飲全鏈條,減少餐飲浪費現象。這對于推動全社會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文明新風尚,將產生積極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應積極參與這一行動,以自身的節儉行動,為培育社會節儉文明新風尚貢獻力量。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在“消費提振年”,面對消費活力復蘇、“煙火氣”升騰,我們更應樹牢節約觀念、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這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個人素質、社會文明的體現,更是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