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轉換動能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近日,新泰市委、市政府印發《新泰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制定本行動計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新舊動能轉換為中心任務,以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統籌發展和安全,聚力實現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目標和“五個新泰”城市愿景,提出了2025年發展目標,對每項重點任務都明確了具體指標、量化目標。
《行動計劃》分12個方面131項內容,緊扣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要求和示范先行重大使命,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黃河戰略、文旅融合、城市提升、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努力在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協調發展、改革開放、生態文明、共同富裕、安全和諧等方面邁上更高水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泰篇章。
《行動計劃》主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創新引領,更加精準高效集聚創新要素、人才資源,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為建設新型工業化強市提供強大動能。到2025年,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1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7%,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提高到3%。
聚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六大支撐產業、14個產業鏈(集群)為重點,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新一輪新型工業化建設先行區、示范區和引領區。到2025年,“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7%,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2.5%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2%。
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縱深推進“十大擴需求”行動,更好服務暢通國內大循環、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力爭達到270億元,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下降2—3個百分點。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15%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2.8%。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筑高質量發展空間動力系統。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形成城鎮協調發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8%左右。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編制實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著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到2025年,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聚力用好“關鍵一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國資國企、要素配置、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走在前列,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彰顯新泰魅力的文化旅游新高地。大力推進“兩創”,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全面打造新泰文化發展新高地、新泰文旅融合升級版。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切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持續辦好民生實事,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5.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比達到1.8左右,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左右。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泰。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加強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堅決守牢糧食、能源、資源、金融、生態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一排底線”,顯著增強全社會安全意識、底線思維,全力塑造安全、穩定、和諧發展環境,爭創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