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時評丨讓文明融入城市的血脈
文明是什么?說來好像虛無縹緲、距離遙遠,但其實,文明在于你我身邊的點滴。
文明,是清早出門時,把換下的鞋子擺放整齊,輕輕帶上屋門步行上班;文明,是小區里整齊擺放的垃圾箱上色彩分明的分類標識;文明,是路口交通信號燈前,那一抹鮮亮的志愿紅,是大家自覺的寧停三分不搶一秒;文明,是外出就餐時,飯館里的自覺排隊,餐盤里的不剩飯菜;文明,是孩子們放學時轉身的那聲“老師再見”,不打不鬧排隊上了公交車……
“種桃種李種春風”,文明,給予一座城市發展質量和群眾生活品質的深厚滋養。我們的城市在對文明的創建和堅守中,變得更有溫度,更為舒適,更加美好。老舊小區的持續更新,配套設施的日益完善,社會治理的不斷提升,各類頑瘴痼疾的集中整治,是我們在文明道路上的持之以恒,推動著城市整體文明形象的提升。
生于斯,長于斯,何其幸哉。泰山腳下的這方熱土,是我們的安身之所、心安之處,更是我們的逐夢之地,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護這座城市,更沒有理由不去守護這座城市的榮譽。把腳下之城建設得更美好,不僅僅是這座城市管理者的事,也是我們每位市民的事,作為城市大家庭的一員,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通過點滴文明行為,把這座城市建設得更加美麗,讓文明融入我們城市的血脈,讓城市在文明道路上行之彌堅。
文明,其實從不遙遠,我們作為這座城市的一員,只需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發自內心的實際行動從“要我文明”走向“我要文明”,將文明變成一種自覺。在公共場所遵守社會公德,在工作崗位遵守職業道德,在家中遵守家庭美德,與人交往時保持個人品德,這些是我們力所能及的文明之事,更是我們作為公民應當自覺踐行的社會責任。其實,文明于我們每個人而言,并不需要豪言壯志,點滴言行皆是體現,當身處公共場合時,是否能夠不大聲喧嘩?當看到地上有廢紙或煙頭時,是否能夠彎腰撿起?當騎行電動車時,是否能在路邊有序停放?當看到有人插隊時,是否能夠禮貌勸阻……這些雖是小事細節,卻處處折射出一個人的文明涵養,更映射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文明貴在堅持,需要久久為功,文明創建和堅守更是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文明城市的建設從不是畢其功于一役,市民文明素質的養成也絕非一朝一夕可見,堅守和傳遞這份文明,不僅需要城市管理者日復一日的精耕細作、久久為功,更需要我們每位市民一同守護文明成果,接力傳遞文明新風,共同讓我們這座城市更加美好宜居,讓我們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文/油菜花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