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一工程”取得多項進展
新華社長沙3月16日電(記者周勉)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6日在長沙召開“三分地養活一個人”糧食高產綠色優質科技創新工程(以下簡稱“三一工程”)工作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介紹,2022年“三一工程”取得了以下五個方面的進展。
一是選育了以鎘低積累水稻“蓮兩優1號”“西子3號”“DY3號”等為代表的系列高產綠色優質新品種,其中“西子3號”等低鎘稻谷鎘含量顯著低于國家限量標準。
二是創新集成了再生稻“六適三高”栽培技術體系,實現再生稻生產農藝與農機的有機結合,頭季機收的直行壓損率由原來的47%下降至21%,大幅提高了再生季的產量和效益。
三是實現了雜交稻機械化制種與大面積制種技術新突破。研創了小粒母本與大粒父本混播混收全程機械化、“爽S”系列大穗大粒型兩項綜合高產制種技術,使我國雜交水稻制種步入超高產制種時代。
四是超高產攻關再創新高。團隊全年在全國安排了7個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攻關基地、4個一季稻畝產1200公斤攻關基地、8個再生稻周年畝產1200公斤攻關基地。其中,一季稻畝產1200公斤攻關四川省德昌縣的“卓兩優1126”百畝攻關示范田實測平均畝產量為1132.2公斤,創造了四川省水稻單季畝產最高紀錄。
五是研創了周年生產新模式。團隊在湖南省邵東市等基地開展了“春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一季優質超級雜交晚稻”新模式研究,經湖南省作物學會組織專家測產驗收,測得春玉米畝產613.2公斤、大豆畝產107.0公斤、晚稻畝產613.4公斤,在周年糧食畝產1226.6公斤的基礎上,多收獲油料作物大豆107.0公斤,取得了糧油雙豐收的良好效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