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五化”驅動激發“五為”服務新活力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訊 “品牌化、項目化、便利化、機制化、數字化”近年來,肥城市統籌整合資源,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實施“五化”驅動,全面激發“五為”服務新活力,構筑為民服務新格局。
品牌化引領。新城街道河西社區位于城區中心,社區始終堅持黨建統領、思想引領,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與社區治理結合起來,全面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文明和諧新型社區,先后被評為全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等稱號。社區整合轄區資源力量,建立紅色合伙人信用體系,打造文明實踐綜合體,叫響“便民服務零距離魅力城市會客廳”靚麗名片,也打響了“肥城紅”志愿服務品牌。近年來,肥城市以“肥城紅”志愿服務品牌為統領,每年開展“五為”暖心服務2.4萬場次。累計推出全國、省級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30個。
項目化推進。為精準聚焦群眾需求,肥城市專門策劃建立全市“五為”服務品牌項目庫,培育各級各類品牌項目700多個,并在全市創新開展“古村古物故事多,新人新事新風貌——‘肥樂宣’講給你聽”活動320場次,受益群眾40萬人次,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小故事闡釋大道理,充分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肥城大地的生動實踐。
便利化參與。肥城市首先健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公園、廣場、基地、家庭站“八級陣地網絡”,建設各類文明實踐陣地場所1900多處,全面構筑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方便群眾需求隨時隨地得到解決。同時創新打造集“公益電影+理論宣講+志愿服務”于一體的文明實踐“蒲公英影院”800多個,每年開展活動7000多場次,成為群眾身邊的“五聚”精神生活服務綜合體。
機制化保障。今年年初,肥城市公布全市全年“五為”服務重點項目,每月確定一個活動主題,制定月度活動安排,3月份定為全市“學雷鋒月”,每周六定為文明實踐活動日,9月份舉辦全市志愿服務成果展,同時健全“文明銀行”積分辦法和融媒體中心宣傳聯動機制,實現志愿服務全年有安排、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人氣。
數字化賦能。群眾需求怎樣迅速獲取、如何快速解決,數字賦能是關鍵。肥城市推出全面推廣使用“志愿山東”信息平臺,做好志愿者、志愿團隊注冊管理和志愿服務項目發布實施、人員招募、時長記錄、服務評價、活動展示等工作,實現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數字化、精準化。截至目前,全市平臺注冊“肥城紅”志愿者達到22.6萬人,發布活動項目14400多個,累計服務時長約980萬小時。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秦浩 通訊員 孫甲勇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