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汶水丨三月茵陳春藕香

      □趙家棟

       今歲,龍抬頭的日子里,我從泰山萬仙樓取泉水歸,路過岱下黃金巷菜市場,農家小攤前灰綠色的白蒿告訴我,春暖花開的日子近了。

       野菜白蒿,中藥名叫“茵陳”。茵陳在我國有很悠久使用歷史,東漢時期的第一部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里就有收載,臨床使用既可以內服入煎劑,也可以外用取適量茵陳煎湯熏洗,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表明茵陳具有利膽、保肝、解熱、抗腫瘤和降壓等作用。

       在城里,我是鄉下人。小時候,在解放初那缺醫少藥的歲月里,每年早春或晚秋,挖些嫩生生的茵陳來,有病治病,沒病吃了防病。改革開放后,吃膩了大魚大肉的城鄉人,喜歡用茵陳加上面糊、雞蛋做“炸魚”,這茵陳炸魚,如川菜魚香肉絲,跟魚沒有任何關系,可聽起來、聞起來,卻讓人垂涎欲滴。公元753年初夏,杜甫與廣文館博士鄭虔同游何將軍山林,吃到香美的茵陳,賦詩盛贊,“棘樹寒云色,茵陳春藕香”,茵陳春藕似的清香,融化了酸棗樹間寒云的冷澀。

       朋友,你若問我到底是“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的茵陳當柴燒”,還是“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的茵陳當柴燒”,那我會告訴你,“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茵陳長大后,就叫蒿。茵陳,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家在泰山腳下的我,數九寒天,也吃過野生茵陳呢。

       那是30年前,我到道朗鄉南大圈村采訪臘八節富裕起來的鄉親賽農機,去的路上,陪同的鄉上分管宣傳的老友王淑盈給我戴高帽兒:“上次你來,無意間看見鄉政府樓梯旁墻上那巴掌般大的紙上,新來的黨委書記、鄉長不讓大家湊份子溫居的事,經你那么一寫,還上了全國報,成了《農民日報》頭版的花邊新聞,滿篇不見勤政廉潔、移風易俗的字,卻報道了俺鄉倡導文明新風的事。這次來,我得拜你為師,給你送點兒禮。”年輕時,我常見老王走村串莊放電影,他說話風趣幽默,作為老鄉親,我與他開玩笑:“今年過節不收禮。”他說:“送禮就送一把茵陳草。”

       回城時,大我幾歲的老王送我一大信封茵陳和芳香四溢的荊芥,那是他前一天讓孩子從山上向陽坡草叢里尋覓挖來的,這沉甸甸的“師生”情,我收了。

       茵陳,因冬天凍不死,來年春天在陳年老根上發芽而得名,因嫩苗灰白叫“白蒿”,一般是二年生,茵陳蒿需要兩三年后才能在老根上生長出來。第一年成熟的種子落地或隨風飄向遠方,只要濕度適宜,當年秋天就發芽出土,直到嚴寒到來才停止生長越冬,第二年寒去風吹春來到,茵陳嫩葉又挺身,采來做佳肴,味有春藕香。我常想,人應像茵陳那樣,秋風里積蓄能量,寒風里忍耐,春風里挺起脊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