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康家園”為殘疾群眾筑起幸福港灣
陽春三月暖意濃。在岱岳區夏張鎮于家官莊村“如康家園”輔助性就業工作室內,殘疾人李勇良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埋頭擺弄著制作手串使用的小飾品,“天氣暖和了,我幾乎每天都來,工作不難,跟這些伙計們都熟,一起干點活補貼家用,多虧有這么個地方。”李勇良說。

?
來到村里的“如康家園”兩年多,因股骨頭壞死導致肢體殘疾的李勇良生活格外充實,他經常與其他殘疾人一起加工手串、項鏈及各類飾品,工作之外,還可以享受康復治療、暖心午餐、心理疏導、文體娛樂等福利。目前,還有20多名跟李勇良一樣的殘疾人在“如康家園”接受服務。
“他們往往因為身體或者精神上的原因,出不了遠門,有工作的能力,但卻沒有合適的崗位。我們希望為他們打造一個暖心平臺,讓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就近滿足殘疾人的基本服務需求,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是夏張鎮民政辦主任張玉峰一直思考的問題。2021年,按照省、市、區關于“如康家園”建設的要求,經過多次專題研究,決定在于家官莊村打造“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由村黨支部領辦的祥瑞達果品專業合作社負責運營管理,從村黨群服務中心拿出一半的房屋和場地,投資30萬元用于“如康家園”建設。
在于家官莊村750余平方米的“如康家園”內,服務室、日間照料室、康復室、心理咨詢室、輔助性就業工藝品加工車間一應俱全,“如康家園”南鄰,還建成了幸福食堂,解決了殘疾人中午就餐問題。堅持“既要有康復、日間照料、文化體育等設施設備,更要有生產加工車間和活動場地”的基本標準,于家官莊村著力打造一家多能、一園多用的殘疾人之家。
“這里有各種殘疾人輔助器具可以使用和租借,平時會指導他們做些訓練,也會經常聊聊家常,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村黨支部委員、全科醫生于海龍負責“如康家園”殘疾人康復、日間照料等工作,他告訴記者,面對殘疾人心理上的壓力,會經常跟他們進行溝通交流,鼓勵他們增加生活的信心。在就業方面,已與青島多家工藝品公司和服裝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根據服務殘疾人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供飾品加工、服裝紐扣加工等安全、簡單、容易操作的就業項目,通過就業幫扶,緩解了殘疾人生活上的困難,也激發了他們對勞動和生活的熱情。
乘著鄉村振興的快車,2022年,村黨支部領辦的祥瑞達果品專業合作社與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合作,建立了草莓種苗育繁推基地。走進基地內,只見一棵棵種苗青翠欲滴,放眼望去一片生機盎然,工人們穿梭在草莓苗間摘除著種苗的老葉。“基地里需要人工將培養出來的草莓苗和基質放進育苗盒里壓實,固定苗、去老葉等,我們會優先安置殘疾人,讓他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武沖說,現在栽培模式已經全部從地上搬到了立架上,工人們不用彎著腰干活,比以前省力很多,而且因為是設施農業,農閑的時候也不會閑,全年都有用工。
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于家官莊村還將為民協商、新時代文明實踐和社會信用體系與“如康家園”建設結合起來,廣泛發動殘疾人工作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開展幫扶、宣傳活動,現在各類志愿組織已開展助殘服務260人次,切實提升了全社會對殘疾人的關心和幫助。
“幫助殘疾人在家門口解決所需所盼,實現自身價值,是我們工作的動力和方向。”張玉峰表示,于家官莊村將始終堅持以“為殘疾人服務”的宗旨,以“如康家園”為陣地,在提供更專業的服務上下功夫,切實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周邊七個村殘疾人的康復就業,讓更多的殘疾人能夠通過“如康家園”項目受益。
據了解,目前岱岳區共建成“如康家園”11處,在全市率先實現鎮(街道)全覆蓋。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岱岳區將大力推廣于家官莊村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在“如康家園”建設上探索創新,推動專業化、實體化運行,真正把陣地建設好、品牌打造好,更好地為殘疾人提供溫馨暖心的優質服務。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李皓若 審核: 王天姿】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