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區:巧借信用 “小積分” 為基層治理注入“信動力”
近日,在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名單中,泰安市岱岳區成功入圍。岱岳區入圍山東省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的底氣何在?
一組數據看岱岳區信用建設覆蓋面:2022年,岱岳區區級及以上文明村覆蓋率達96%,全區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5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7個。
一組數據看信用力量:2022年,各級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達到297萬小時,累計增加誠信分74.3萬分。
據了解,近年來,岱岳區聚焦基層治理短板難題,在全市率先全面鋪開農村、社區信用建設,以信用小切口深度融合基層治理大格局,巧借信用“小積分”為基層治理注入“信動力”,讓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信用積分讓“村規民約”量化
如果說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光,照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信用,就是一座城市的熱,溫暖了城市的每個角落。
“孝敬父母”“團結鄰里”“愛護環境”……曾幾何時,這些“村規民約”卻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成為“一紙空文”。但是信用體系進行量化后,這些“村規民約”就成了村民約定俗成的信用指標,真正走進了群眾的生活中。
去年,岱岳區大汶口鎮焦家莊村倆村民因瑣事發生口角。正在倆人的關系處于劍拔弩張時,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其中一位村民不是上前對對方進行拳打腳踢,而是拂袖而去。周圍的村民正要起哄時,這名村民卻對村支部書記焦方林說,“我不能跟他打,我要是跟他打仗,村委就會扣我的信用積分,我犯不著兒。”
這句話讓書記心里感到很欣慰,因為信用體系獎懲制度已讓“村規民約”從讓村民遵守到村民自覺遵守。
今年春節期間,不少村民放鞭炮來歡慶春節。焦家莊村村民家門口少不了鞭炮燃放后的碎紙屑,而這些垃圾并不用專人來清理,村民都“自掃門前雪”。村民自行清理門前垃圾可得信用積分,這已成了村民的生活習慣。“村民清理門前垃圾、參與村志愿服務、幫助白公事等,都可以獲得信用積分,這樣不僅使得村里各種活動能得到良性運轉,還能省去大量的資金,單就村衛生費來說,村委一年就能省十余萬元支出,而一年村民加起來所有積分才2000多分,1分可兌換2元錢,村委總共才花費8000余元。”焦方林說。
如今,信用建設在岱岳區各鄉鎮已經是蝶變花開。近年來,岱岳區馬莊鎮緊緊圍繞“信用馬莊”建設目標,創新打造“誠就品質,信立馬莊”品牌,堅持以“六力”為務實舉措,在2022年全區信用排名中,連續3個月蟬聯月度考核冠軍,將“信用因子”注入鎮村發展的每一條脈絡,厚植發展“軟實力”,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硬支撐”。
信用建設讓群眾擴大了“朋友圈”
信用體系建設還給群眾帶來了什么?隨著深入的采訪,記者體會到,信用建設讓家庭貧困的群眾得到了來自天南海北老鄉的幫助,增進了鄰里情,促成了樓道里的“大團圓”,更是擴大了群眾的“朋友圈”。
在大汶口鎮和平村的愛心小屋里,有愛心人士捐贈的肉、面、菜,以及清洗消毒后的干凈衣服。和平村村委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對愛心人士的捐贈情況記入信用檔案,這里面有來自退休村支部書記捐贈的面粉,有在北京創業的成功企業家的愛心款,村委通過對愛心人士的捐贈建立信用檔案,給愛心人士增加信用積分,激勵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到幫助困難群眾中來。
通過信用體系建設,不僅給村民帶來了益處,更讓城市社區的居民也擴大了“朋友圈”。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看著很現代化,但總讓人覺得少了幾分“鄰里情”。近日,記者走進天平街道巖莊社區,看到樓道里溫馨的一幕,樓道墻壁上不僅掛著各種愛心工具可供居民共享使用,還有樓棟居民的“全家福”。“我們小區每個樓棟每年都拍,這里住的大多是原來村里回遷的村民,所以大家彼此都很熟悉,拍張照片也是留作紀念。”今年60歲的居民王大娘高興地對記者說。
信用建設融入群眾生活方方面面,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近年來,岱岳區深化“信用+志愿”,按志愿活動時長增加信用分,全區建立紅先鋒、美家園、巧廚娘、巾幗美等志愿服務隊伍1300余支,圍繞村級重點任務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岱岳區拓展“信用+服務”,建成幸福食堂105家,利民服務社、洗衣房、共享屋等設施166家,誠信居民可享受愛心理發、暖心凈衣、工具共享等服務。
岱岳區在全區村(社區)內建設誠信主題廣場、誠信主題公園、誠信長廊、榜樣亭等380處,弘揚誠信典型,講好誠信故事,引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誠信守禮,營造“德治潤化”的良好氛圍。
春暖花開的季節,不少居民喜歡走進社區公園,聊聊天,休閑娛樂。近日,記者走進岱岳區粥店街道石蠟社區“誠信主題公園”,看到不少居民來這里散步、游玩,文化長廊有誠信小故事、兒童涂鴉,通過寓教于景的方式,讓居民了解守信的重要性。
“社區里有了‘誠信主題公園’,讓居民在游玩中了解居民信用積分指標、居民憑信用積分可享受的社區及區級守信激勵政策等,使誠信觀念深入人心。”石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家庚說。
據了解,圍繞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岱岳區推行以信用為基礎的治理模式,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的“信”動力,加快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社區治理精細化。岱岳區將信用建設嵌入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中,實現信用建設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頻共振,通過實施信用積分管理,一大批困擾基層多年“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讓信用“小積分”發揮了“大作為”。去年年底,岱岳區共有312個村(社區)開展信用積分兌換活動,讓村民享受到信用建設帶來的福利。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毛潔 李皓若 審核 王婷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