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20230304 履職見證 非凡五年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開幕前,“委員通道”正式開啟。8位來自不同崗位的委員代表講述他們過去五年的經歷,見證我國在各個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
全國人大代表張國強:“在冬奧會期間,一共投入了超過1200輛燃料電池汽車。奧運會結束以后,投入的這1200輛氫能汽車,現在在北京、張家口作為公交車服務保障北京和張家口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
全國政協委員黃群慧:“這五年還保持了5%的平均增速,包括疫情沖擊這三年,平均下來也有4.5%的平均增速。這也遠遠高于全球1.8%的平均增速,中國的經濟表現還是非常突出的。”
這五年,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聯通三地;中國高鐵加速自主研發,不斷走出國門;北斗三號衛星組網成功;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創新不僅推動了大國工程,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全國人大代表田軒:“我們國家的研發投入去年首次超過了3萬億,比2018年多了整整1萬億,占GDP達到2.66%,實現很多‘卡脖子’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大批企業進行自主研發和創新,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
五年來,許多代表委員都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在武漢光谷,全國人大代表馮丹和團隊一直深耕信息存儲方面的研究。在這里,她曾經聆聽總書記對科技創新推動實際應用的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馮丹:“這五年,我們主要是追求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以及低能耗,滿足數據的長期保存需要。存儲也是一個萬億的產業,今年我們就建議希望關注,把存儲形成一個產業鏈、建鏈,同時還要做強。”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我們過去幾年,在研發方面一共投入了460億,積累了大量技術專利,在核心技術突破,建立全球競爭力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戴立忠:“通過這些年的努力,精準診斷、分子診斷這個領域整體水平跟國際接軌了,精準診療項目從原來的上千塊降到現在只要100多塊,大幅度節省了醫療支出。”
全國人大代表姜衛東:“國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后,大地塊使用大馬力拖拉機,作業效率能提高四到五倍,勞動力減少80%,能耗減少一半。一方面糧食大幅度增產;另一方面農業生產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這五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五連增”。種業振興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也是這五年來許多代表委員潛心耕耘、不斷創新的領域。
全國人大代表聶守軍:“近五年來,我們主要開展寒地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利用及創新,優質品種選育,配套技術研究,在加快實現鹽堿地種質資源創新利用、新品種選育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做好土特產文章,五年來,許多代表委員都在產業振興的第一線忙碌。
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總書記的講話提到了土特產,我們抓住了產業振興‘牛鼻子’,一二三產融合,形成產業鏈,強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全國政協委員傅聲雷:“定位觀測,遙感技術,叫‘天-空-地’立體化觀測系統。近年來明顯看到森林質量的提升,碳吸收能力就強,現在野生動物明顯增加。”
傅聲雷:“最近幾年,國家對生態環境問題非常關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治理環境,例如大氣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環境變化以后,人更愿意到美好的環境中去休閑,幸福感和滿足感也是提高了。”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