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念活大棚“致富經”
初春時節,風中還帶著些寒意。在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張莊鎮魏莊村,“80后”村民孔清華的大棚里卻暖意洋洋,他去年種下的小西紅柿已經成熟。
“摘下來就不愁賣,村里幫著銷。”孔清華邊忙著采摘邊和記者說,他共有5個大棚,3個棚里種著小西紅柿,每個棚每天能收上千斤,今年收入四五十萬元不成問題。
孔清華告訴記者,過去在外務工,每月領著固定工資四五千元。去年看到村里有了變化,他辭去工作回村干起大棚??浊迦A所說的變化,是魏莊村規模日漸擴大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據介紹,魏莊村有村集體領辦的養殖場,一直是張莊鎮有名的大村、富村,村集體年收入上百萬元。集體收入尚可,但村民收入變化不大。2021年,村支部書記決定吸引青年回村發展現代農業,增加村民收入。
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魏莊村建起大棚,目前已經發展到32個。“從種什么到怎么種、怎么賣,全是村里管。”孔清華說,他是農業“小白”,并沒有種地的經驗,是鎮里和村里“保姆式”的帶動,讓他的大棚在短時間內迅速走上了正軌。
走進位于魏莊村的張莊鎮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香椿、小西紅柿、櫻桃等多種受消費者歡迎的農作物茁壯生長。王常龍是村里年輕人的“管家”,經常到棚里瞧瞧問問,帶著他們管理大棚。
“村里選擇管護成本低、采摘期長、經濟效益好的作物,帶領農戶種植,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返鄉創業。”王常龍說。
魏莊村還陸續建起了高標準玻璃溫室大棚、育苗大棚等設施,成為張莊鎮返鄉青年創業示范基地。
張莊鎮團委書記楊川川介紹,鎮里積極為返鄉創業青年對接資金支持政策,為他們提供貼息貸款。“下一步,我們準備利用假期等節點,組織年輕人參觀、座談,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楊川川說。(記者張昕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