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漫:《流浪地球2》外籍演員的中國電影體驗
2月8日,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工作人員在介紹微表情捕捉技術。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新華社濟南2月23日電(記者袁敏)2月的山東青島乍暖還寒,北風卷起浪花拍打在海堤上,嘩嘩作響。“洋小伙”悟空剛拍完戲,一頭鉆進暖洋洋的燒烤店,一群中國朋友熱情地招呼他坐下。
悟空今年31歲。2014年,他從歐洲來到天津游學,一下子愛上了這個熱情友好的國家,在中國一待就是9年,還成了一名演員。科技、浪漫,這是他眼中的中國電影。
近期熱度不減的電影《流浪地球2》就有他的戲份。提起拍攝時的經歷,他的表達相當地道——“我的媽呀,太震撼了!”
2月8日,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一名工作人員在演示微表情捕捉技術。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在東方影都數字科技影棚,他看到了1:1真實還原、細節精確到銘牌上每一個標點的布景和道具,還第一次聽說了“可視化劇本”,即虛擬化制作平臺通過動作捕捉、HMC(頭戴式攝像機)面部捕捉、三維掃描、實時渲染等技術將人體動作即時轉化為虛擬演員的三維畫面,并將其和場景渲染在一起。
近年來,青島建設起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建成數字金融支撐下的人才產業互聯網平臺和“UHD(超高清)+5G”直播室,啟用40個國際頂配影棚、32個配套置景車間、1萬平方米高科技單體攝影棚……中國電影的“科技范兒”越來越足。
“我常常給外國好友推薦一些中國電影,向他們介紹中國電影中的高科技。”他說。
“浪漫”是悟空提到的第二個關鍵詞。從業以來,他參與拍攝中國影視作品19部。醫生、董事長、記者、古代數學家……他在不同角色中體會中華文化的浪漫。
在他眼中,中華文化很特別。“就拿《流浪地球2》來說,拯救地球要靠所有國家一起努力,所有人都是英雄。”他說,“劇組同事教我一個中文詞叫‘集體主義’,我喜歡這個詞,它很溫暖也很浪漫。”
如今,悟空已經跑遍了大半個中國,還會說幾句東北、廣東等地的方言。但他說,最喜歡的還是青島,“這是個有山有海、有古典歐式建筑和浪漫東方情調的城市”。
“影都里有很多年輕人,我在這里有不少中外好友。”他笑著說。
青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中國首個“電影之都”。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趙芳介紹,近年來,青島電影產業異軍突起,建立起涵蓋影視制作全產業鏈條的影視基地。
“截至目前,青島影視基地累計入駐影視企業800余家,接待劇組近300個,電影票房產出已接近200億元。”她說,基地服務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獨行月球》等電影吸引了海外關注。
對此,悟空有更直觀的體會。他告訴記者,現在東方影都里的國際友人更多了,還有新的外籍群演團隊在這里注冊,他有了更多工作機會。現在他深深愛上并融入了這里。
“能參與到中國電影工業化、國際化的進程中來,我感到很幸運。我相信在未來,中國電影將煥發更多生機。”他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