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介入“小”手術 解決腦梗“大”問題
頸動脈是供應大腦半球血液供應的重要血管,一旦堵塞,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后果,輕則癱瘓、失語,重則死亡。
前不久,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腦卒中介入組成功為一名“急性腦梗死”患者行左側頸內動脈狹窄支架植入術,術后患者顱內血流恢復正常,有效避免了因血管閉塞出現的偏癱等一系列風險。此例手術由腦卒中介入組又一次獨立完成,標志著醫院在腦卒中的診斷及介入治療方面更趨于完善,醫療救治能力再上新臺階。
患者于先生幾月前因突發右上肢麻木、言語不清來醫院診治,接診醫生全面檢查后,以“急性腦梗死”收入神經內科進一步治療。
住院期間,在給于先生進行頸部彩超及腦血管造影檢查時,醫生發現其“左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建議神經介入手術治療。家屬考慮到顱內血管網、神經網縱橫交錯,手術風險較大,遲遲沒有同意,決定藥物治療,并在患者病情好轉后便辦理了出院。因于先生出院后服藥不規律,血壓控制效果不好,近日出現反復頭暈、右上肢麻木等癥狀,遂又來醫院尋求進一步治療。
神經內科副主任、主治醫師逯振想與神經外科副主任、主治醫師顏進項共同查看于先生病情、分析討論后,建議對閉塞處血管行介入治療——如果不及時對血管進行干預,一旦發生血管閉塞,于先生隨時有出現偏癱的可能,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經過卒中介入團隊詳細的講解和分析,于先生及家人對病情、手術方案有了充分了解,打消了起初的顧慮,對手術充滿了信心,同意進行神經介入手術治療。
完善術前相關檢查后,腦卒中介入組醫師顏進項和逯振想在麻醉科和介入室醫護人員的協助下,順利為于先生進行“左側頸內動脈狹窄支架植入術”——此手術難度極大,有可能術中發生血管閉塞,斑塊脫落等危險,好在手術順利實施,術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目前,于先生恢復良好,頭暈明顯減輕,未再發生眩暈,腦血管造影示左側頸內動脈及大腦前動脈完全顯影,血流循環良好,現已康復出院,步行回家。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王磊通訊員 李峰審核 陳茂榮】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