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館這場“穿越”局 你來不來?
編者按:
2月17日—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新華網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承辦的文化“兩創”網絡主題宣傳首站行進式采訪走進濟寧,通過全媒體視角、可視化呈現,深入挖掘山東打造文化“兩創”新標桿、立起新時代山東“文化泰山”的生動實踐。
2月17日下午,采訪團來到孔子博物館進行參觀采訪,一個模仿微信界面設計的“夫子答問”互動展區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通過一個大型的觸控屏幕,記者僅需要輕觸對話框中的內容,點擊發送給孔夫子,便能實現與夫子“穿越時空”對話,通過互動沉浸的方式,去聆聽孔夫子的答案。
孔子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其實,除了剛才體驗的夫子問答以外,在我們博物館,還有很多供游客們互動的高科技體驗項目,比如,游客僅需點擊觸控屏幕,就可以了解明代衍圣公的朝服、公服、常服、吉服和日常家居穿著的便服;還可以學習拜師禮儀,并與孔子及孔子的弟子們合影;還可以在互動屏上查詢祭祀孔子時用到的各種樂器,戴上耳機聽樂器的聲音,沉浸式體驗儒家文化的魅力。”
孔子博物館坐落于孔子故鄉——曲阜,于2019年9月6日正式開館,是為了紀念孔子,傳承弘揚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建設的文化設施。近年來,博物館立足于文化“兩創”,充分發揮文化底蘊優勢,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打出了一套花式組合拳。
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介紹:“近年來,我們還推出了很多研學游活動,探索了館校合作新模式,打造了‘孔子學堂進校園’活動,通過定期走進校園開展書法課程、經典誦讀等活動,有效筑牢青少年傳統文化根基,拓展了博物館教育方式途徑。”
在文旅融合的大趨勢下,孔子博物館依托特有的文化遺產資源和儒家文化內涵,積極打造多元化的社會教育活動,通過社教活動服務觀眾、服務教育、服務社會,聚力打造“孔子學堂”核心社教品牌,不斷豐富完善課程體系,平均每年開展教育活動500余場。
在采訪的最后,記者們來到了孔子博物館的文創區域,品類囊括了服飾、文具、首飾、美妝、食品、家居、日用品等,可謂琳瑯滿目、形態各異。
在現場,不僅有以卡通夫子形象制作的文創產品,諸如“考不倒”不倒翁、卡通夫子系列文件夾等;還有孔府結繩、蝴蝶冊真皮挎包、孔府月餅、小夜燈等;更有依照孔廟大成殿、孔府垂花門等建筑元素,開發出的斗拱模型、大成殿拼圖等等文創產品,處處透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引得記者們紛紛駐足觀看。
種類繁多,創意十足,這些龐大的文創產品體系是如何研發的呢?在現場,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也為大家進行了揭秘:“為了不斷尋找更多具有研發能力的合作單位,我們每年定期召開文化產品研發工作座談會,重視與設計師及品牌的合作共贏。特別是與阿里巴巴‘國寶聯萌’文創產品綜合項目達成深入合作,共同開發孔子博物館館藏文物IP,在創意衍生品設計、IP二次創作商品版權保護、文創產品優質供應鏈對接、淘寶平臺智能銷售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鏈路、全生態的合作。”據了解,從2019年開館以來,孔子博物館先后開發出禮行天下、詩禮傳家、孔博美食等系列200余款文創產品。
科技賦能讓文物“活”起來,研學游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各類文創產品更是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中……可以說,孔子博物館一個個文化創新的“金點子”,花式擴寬了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了博物館文化傳播、社會教育的功能。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黃國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