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溝鎮徐家塘村徐家塘村打好鄉村振興組合拳
新泰市泉溝鎮徐家塘村共有488戶,1221人,黨員68人。徐家塘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著力在夯實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推進移風易俗上下功夫、求實效,奮力建立村興、民富、景美的新徐家塘,徐家塘村被評為泰安市美麗鄉村,村黨支部獲得新泰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夯基礎,定好鄉村振興主旋律。從群眾最關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做起,實行“三步走”。建“三通”,村“兩委”針對徐家塘村布局規整特點,從三通抓起,多方籌集資金,通路、通自來水、通污水管網,開展“戶戶三通”工程。鋪設高標準瀝青路、水泥路11.3公里,安裝自來水438戶,污水管網11.3千米,柏油路鋪到每家農戶門口。美環境,為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村“兩委”結合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建設,修葺破損墻面3000平,粉刷墻面11多萬平,栽植各類灌木1.8萬株,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提品質,高標準改造提升村級活動場所,新建“煤炭記憶館”,與集便民服務、文化娛樂、黨員活動等于一體的文化大院相連,開展常態化管理服務。
靚產業,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采取黨支部領辦模式,因地制宜,結合村情實際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了“一村多品”的產業格局。發展蔬菜產業,依托“龍頭企業+集體+農戶”模式,利用光伏產業園農業大棚,年出產有機蔬菜12萬斤,村民領租金、掙薪金。興辦富民項目,支部書記帶頭領辦錫銀工藝品加工廠,聯合駐村企業,利用村里老學校,新建廠房32間,生產線3條,日產各類高檔包裝盒1.5萬個,現已安置就業86人,其中貧困戶10戶15人。利用村內閑置院落,采取村企合辦方式,發展3處服裝加工項目,安置就業120人。盤活閑置資源,把開展“三資”清理清出的36畝土地重新發包,發展林果種植,聯合泉溝村等7個村,引進農業大戶流轉土地,集體年增收30萬元。
樹新風,彰顯鄉村振興新內涵。在移風易俗工作中,做到破除陋習、引導村民自覺樹新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組隊伍,動員有威望、有正氣的老黨員牽頭成立紅白理事會,會長1人、理事7人,全權負責整個紅白事宜,明確要求做到紅白事“五個一律”。立公墓,村“兩委”籌資50萬元,建成高標準、高規格的村級公益性公墓,將農田內的散亂墳墓全部遷入,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繪長廊,以“幸福徐家塘,鄉風更怡人”為主題,策劃繪制二十四節氣、鄉事鄉趣等墻繪長廊2000余米,讓人記得住鄉愁的同時對優秀文化耳濡目染。四是建書屋。將閑置房屋改建成村級書房——“徐家書屋”,書屋將和市圖書館實行資源共享、統一配送。
a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