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探索城市心肺復蘇普及新路徑
提高我國心肺復蘇技能普及率,提升群眾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推動我國應急救護體系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2022年,廣東省韶關市更是將心肺復蘇技能普及培訓納入2022年“韶關十件民生實事”。近日,“心手相連 點亮生命”120國家急救日倡議行動暨韶關心肺復蘇技能普及培訓項目總結會于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韶關市副市長羅海俊,韶關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劉國生,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敖虎山以及有關單位代表出席總結會現場。??
韶關市副市長羅海俊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精神,韶關市委、市政府把衛生健康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高度重視應急救治能力建設,扎實推進心肺復蘇技能普及培訓,為群眾健康提供更多保障。下一步,韶關市要持續完善城鄉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提高急救發展水平,保障民眾急救醫療服務需求,確保“民有所呼,醫有所應”。
韶關市衛生健康局結合本市實際,委托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心肺復蘇急救技術的培訓及考核工作,將韶關基層醫療機構和村(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培訓為心肺復蘇講師,并由講師分批在普通民眾中開展培訓、考核。項目總受眾人數約8.1 萬人,覆蓋各級政府機關部門、企業、大專院校、基層醫療機構、村鎮居民等,實現韶關全市普通民眾心肺復蘇普及率達到5%的目標,以創新的培訓理念和方式,做到在公眾中的快速普及,提高培訓效率和質量,為提升我國城市心肺復蘇普及率探索了一條新路徑。
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敖虎山在總結項目執行經驗表示,由政府主導,專業力量參與,推進城市應急救助體系建設,提高公眾急救意識和能力,充分體現韶關市委市政府對于民生工作的重視。本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與韶關市衛生健康局合作,把韶關市作為創新培訓方式的試點城市,在韶關市10個縣(市、區)全面開展培訓普及,成效顯著,進一步提高了韶關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心肺復蘇普及工作更加高效而精準提供了有益的嘗試,也為下一步在更多的城市開展普及積累了經驗。未來將把更多現代技術集成應用到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普及工作中,推動擴大普及范圍,不斷滿足群眾的急救培訓需求。
韶關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劉國生對心肺復蘇技能普及培訓項目執行過程中的經驗、困難及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他表示,韶關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大膽探索,實現智能硬件與線上軟件相結合,并將培訓充分下沉基層,克服諸多困難,圓滿完成培訓任務。未來,韶關將繼續開展并夯實心肺復蘇技能培訓工作,在韶關市形成“生命優先、分級處置、快速暢通”的社會急救良好氛圍。
總結會上,韶關市衛生健康局、市應急救護指揮中心、市急診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仁化縣、翁源縣衛生健康局分別獲得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頒發的“心肺復蘇普及先進單位”“心肺復蘇培訓超8萬人”“心肺復蘇普及培訓率超過5%”的獎牌及證書,并為項目開展期間的優秀公益志愿者,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心肺復蘇委員會2022年度優秀公益培訓基地、優秀公益專家等頒發證書。
會議同期開展倡議設立“120國家急救日”行動。自2019年起,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連續五年組織倡議設立國家急救日的活動,后有近百個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心肺復蘇委員會公益培訓基地在全國各地開展急救知識普及培訓,數萬名群眾參與學習急救技術。目前我國的應急救護體系建設距離群眾的健康需求、距離國際先進水準還有差距和短板,因此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要繼續錨定發展目標,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民情的應急救護體系建設道路,進一步提高全民急救意識和能力,以心臟急救為切入點,以“心健康”為抓手,啟動“全民護心行動”,充分憑借數字經濟帶來的優勢,持續推動我國應急救護體系高質量發展,助力全民健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