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街道“協商+信用”提升基層治理新效能
去年以來,天平街道積極發揮“協商+信用”新優勢,圍繞平臺運用、工作機制、成果轉化等方面不斷探索實踐,始終注重發揮“紅色信用”“為民協商”治理平臺在推動中心工作、化解基層難題、夯實基層基礎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新效能。
發揮“平臺”優勢。天平街道結合群眾密切關注的征地拆遷、回遷安置、老舊小區改造等問題開展為民協商工作,群眾所需所盼在哪里,為民協商議事會就開到哪里。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協商、依法表達意見、廣泛凝聚共識,逐步實現從“做群眾工作”到“由群眾做工作”的思想轉變。去年在“協商+信用”雙向發力的努力下,天平街道投資700余萬元,建設臥虎山北街幸福公園,成為出門見綠、轉角見景的“網紅打卡街”,城市的年輕指數、活力指數更高。在充分征求小區居民意見基礎上,天平街道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完成岱西花園、鑫源花園小區和開發區宿舍76棟樓、2537戶的外墻保溫刷漆、屋面防水等配套工程,小區整體面貌大大提升。
發揮“創新”優勢。天平街道將“為民協商”與“信用體系”有機結合,全力推進“七星”和美社區創建。今年以來,街道“為民協商”議事會共商定舉辦了“和美鄰里節”系列活動25場,實現17個社區全覆蓋,形成鄰里相親、鄰里互助的和美新風尚。各村(社區)借助信用加分和信用激勵政策,積極發動居民參與并組織開展“鄰里味”“鄰里學”“鄰里樂”“鄰里幫”等“信用+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已成立互助服務組112支,開展服務活動60余次,“為民協商”讓精神文化活動遍地開花。
發揮“成果”優勢。天平街道通過“為民協商”“信用體系”平臺,不斷完善“網格化”智慧平臺建設,使“協商+信用”成為提升基層效能的有力武器。今年以來,街道新成立綠地、安居、崇智、振興、燈籠山5個城市社區,劃分115個網格,配齊445名網格員,組織1249名黨員到社區居住地報到,開展“信用+敲門問候”活動,采集居民信息2.8萬戶、7.4萬人,收集居民訴求684件,解決592件,做到“戶戶在網格、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去年,先后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物業管理、居家養老等民生熱點問題85條,助力安裝電動車充電樁、增補綠化樹苗、更換分類垃圾桶等民事實事260余件。
下一步,天平街道將持續用好紅色信用、為民協商治理平臺,不斷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升為民服務質效,促進“為民協商”一張網高效運行,進一步打響天平“為民協商”工作品牌。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魏巍 通訊員 石巖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