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或有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新華社東京1月24日電(記者錢錚)日本京都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和同行發現中鏈脂肪酸可通過一種免疫調節受體來保護肝功能,這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員讓一些小鼠長期進食高脂肪食物,它們會變得肥胖并出現脂肪肝,部分小鼠進一步出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癥狀。分析顯示,如果小鼠體內與名為GPR84受體相應的基因受損,就會容易患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如果該受體的功能活躍,則小鼠往往只出現脂肪肝,較少出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中鏈脂肪酸是分子結構中碳鏈長度中等的脂肪酸,其碳原子個數在6至12個。由于中鏈脂肪酸會與GPR84受體相結合,研究人員給一些處在容易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條件下的小鼠補充中鏈脂肪酸,發現能通過激活GPR84受體而有效抑制相關病變。中鏈脂肪酸中的癸酸和月桂酸效果尤其突出。
研究人員認為,上述機理有望用于開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新方法。相關論文已發表于美國學術期刊《臨床檢查雜志·觀察》。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