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進社區 共度歡樂祥和年 廣生泉社區舉辦迎新春活動
為引導居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進一步拉近鄰里間的距離,烘托濃濃的新春氛圍,近日,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廣生泉社區開展了“泰山非遺文化進社區共度歡樂祥和年”迎新春活動,邀請了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石家面塑傳承人石洪令向轄區居民傳授花饃制作方法,用熱氣騰騰的花饃傳遞濃濃的春節味道,展現對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
“花饃俗稱‘面塑’‘花饅頭’,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饃除了食用外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是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的瑰寶……”活動現場,石老師一邊做示范,一邊指導居民通過切、揉、捏、壓、搓等手法,再搭配小剪刀、梳子、勺子等工具,配上紅棗、紅豆等輔料制作花饃。居民們學得十分認真,把對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憧憬都融入一個個花饃中,不一會兒一個個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福袋”“壽桃”等形態各異的花饃呈現在眼前。
“花饃饃要開鍋咯……”現場工作人員喜悅道。從揉面制作到上籠燒鍋,不到1個小時,花饃便蒸熟了。看著熱氣騰騰、五顏六色的大花饃,大家的臉上全都樂開了花,喜慶的年味兒立刻洋溢出來。“看著這一個個花饃饃,就知道來年的日子肯定前‘兔’無量、紅紅火火!”社區居民李祎笑呵呵地說。
非遺過大年,當然少不了寫春聯送祝福,廣生泉社區弘毅書院尚老師現場潑墨揮毫,行書、楷書、隸書,豐富的字體,行云流水般的筆法引來現場群眾連連贊嘆。尚老師將一副副既有形神、又突顯雙鉤書法飄逸和古雅的春聯送給現場的居民,并給他們送上新春祝福。隨后,社區黨委書記齊洪麗將居民們親手書寫、制作的“文化年貨”作為新春禮物送到了社區老黨員、志愿者手中。
此次活動不僅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距離,還讓居民們直觀地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讓更多居民體驗到傳統民俗中“家”的味道。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曹一秀 審核 晁彤彤】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